送王十一郎游剡中

越州都在浙河湾,尘土消沈景象闲。

百里油盆镜湖水,千峰钿朵会稽山。

军城楼阁随高下,禹庙烟霞自往还。

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越州坐落在浙江河湾处,尘埃落定后景色显得宁静安详。
镜湖水面广阔如同百里油盆,会稽山峰峦叠嶂如千朵镶嵌的珠翠。
军城中的楼阁随着地形高低错落,禹王庙的烟雾云霞自由地飘来飘去。
想象着英俊少年乘着装饰华美的船,多少次在明亮的月光下穿行于云雾之间。

注释

越州:古时地区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浙河湾:指浙江(钱塘江)弯曲处。
景象闲:景色显得悠闲、宁静。
百里油盆:形容镜湖水面广阔,波光粼粼,像巨大的油盆。
镜湖:位于今绍兴市,古代著名湖泊。
千峰钿朵:形容山峰众多且秀丽,如同妇女头上的首饰花朵。
会稽山:位于绍兴,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
军城:指越州城,可能因其历史上有军事防御功能。
楼阁:高楼与亭阁,古代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
高下:高低不平的地势。
禹庙:祭祀大禹的庙宇,大禹为古代治水英雄。
玉郎:对青年男子的美称,这里可能指诗人想象中的人物。
乘画舸:乘坐装饰华丽的船。
几回:多少次。
明月坠云间:在明亮的月色中穿行,月亮时而隐入云中,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越州(今浙江绍兴)位于浙河之滨,尘世喧哗似乎已经远离,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百里油盆镜湖水"形象地表达了湖水的广阔和清澈,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千峰钿朵会稽山"则描绘了连绵的山峦如织锦般错落有致,充满诗意。

"军城楼阁随高下"勾勒出古城建筑的轮廓和层次感,而"禹庙烟霞自往还"则是说古时大禹祠庙附近的云雾自由地游动,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想得玉郎乘画舸,几回明月坠云间"表达了诗人对王十一郎游历剡中的美好祝愿。"玉郎"是对朋友的亲昵称呼,而"乘画舸"则是在赞美他的旅途如同画中一般美丽;"几回明月坠云间"更是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在旅途中能享受到自然之美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是一篇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寄托着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送卢戡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顾我亲情皆远道,念君兄弟欲他乡。

红旗满眼襄州路,此别泪流千万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

蜀路危于剑,怜君自坦途。

几回曾啖炙,千里远衔珠。

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相门多礼让,前后莫相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致用

泪沾双袖血成文,不为悲身为别君。

望鹤眼穿期海外,待乌头白老江濆。

遥看逆浪愁翻雪,渐失征帆错认云。

欲识九回肠断处,浔阳流水逐条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委箧仅逾百轴偶成自叹因寄乐天

近来章奏小年诗,一种成空尽可悲。

书得眼昏朱似碧,用来心破发如丝。

催身易老缘多事,报主深恩在几时。

天遣两家无嗣子,欲将文集与它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