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相思

云头灰冷,金彝熏透茜罗衫。

可人犹带,紫陌青门,珠泪斑斑。

自恨移根无宿土,红姿减、绿意阑珊。

有谁知我,花明眼暗,如雾中看。

形式: 词牌: 极相思

翻译

云彩上空阴沉寒冷,金色的香炉熏染着红色的罗衫。
那女子依然动人,身着紫色道路和青色城门的服装,眼中含着斑驳的泪痕。
我自怨命运变迁,无法扎根在长久的土地,花儿的红艳减退,绿色也变得稀疏。
又有谁能理解我,如同在雾中看花,视线模糊,心情黯淡。

注释

灰冷:形容云彩阴沉且寒冷。
金彝:金色的香炉。
茜罗衫:红色的罗衣。
紫陌青门:紫色的道路和青色的城门,代指京城。
珠泪斑斑:形容女子眼中含泪,泪痕斑驳。
移根无宿土:比喻漂泊无定,无法扎根。
红姿减:花儿的鲜艳色彩减少。
绿意阑珊:绿色渐渐消退,形容生机不再。
花明眼暗:形容视线模糊,心情低落。
雾中看:比喻在困境或迷茫中看事物。

鉴赏

这首词是《极相思》中的片段,由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从这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云头灰冷,金彝熏透茜罗衫"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萧瑟的秋景,云色昏黯,金黄色的香炉中升腾着缭绕的烟雾,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忧郁的情境。词人穿着一件精致的茜罗衫,但这种华美并未驱散周围的冷清。

"可人犹带,紫陌青门,珠泪斑斑" 这里所说的“可人”指的是令人留恋的人或事物。紫陌青门,是对故乡或者曾经相爱之地的怀念。珠泪斑斑,可能是指眼泪或是其他的装饰品,但无疑是在表达词人的哀伤。

"自恨移根无宿土,红姿减、绿意阑珊"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内心的苦恼。移根无宿土,是比喻自己流离失所,没有归属之地。红姿减、绿意阑珊,则是在形容美好的事物随时间而逝去,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也如同植物般凋零。

"有谁知我,花明眼暗,如雾中看" 这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外界的不被理解的感慨。即便是在美丽的时节(花明),自己的内心却充满阴霾(眼暗),就像是在雾中观察世界,模糊不清。

这段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把一种深切的相思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花心动

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

腻困未醒,欲语还羞,掩映雾笼烟幂。

艳姿相亚柔枝妥,恁娇倚、西风无力。

只疑是、彩云散影,误留仙魄。不见芳卿消息。

但晓沁嫣红,雨湿轻白。

落日光中,窥影横塘,恰似试妆脉脉。

芳心空有韶华想,忍拼与、清霜狼籍。

雁声里、丹枫伴人泪滴。

形式: 词牌: 花心动

诉衷情令

渚莲香贮一房秋。秋叶上人头。

年光鬓影偷换,堪叹不堪留。人渺渺,事休休。

恨悠悠。莼鲈不梦,也□归舟。家住沧洲。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夜行船

十二阑干和露倚。银潢淡、玉蟾如洗。

万籁无声,纤云不染。目断楚天千里。

自把黄花闲数蕊。空招隐、湘君山鬼。

古剑埋光,孤灯倒影,咄咄树犹如此。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金缕曲

仙骨清无暑。爱兰桡、撑入鸳波,锦云深处。

休唱采莲双桨曲,老却鸥朋鹭侣。

算只有、青山如故。

旧雨初晴新水涨,画桥低、杳霭迷苍渚。

头戴笠,日亭午。独醒耿耿空怀楚。

渺愁予、岸芷江蓠,尚青青否。

锦瑟谩弹斑竹恨,难写湘妃怨语。

怅谁与、孤芳为主。

流水无声云不动,向渔郎、欲觅桃源路。

船尾带,落花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