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二)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理财正辞。束帛戋戋。

□梦刻像。鹤鸣一震。天临保汉。实生□勋。

明试赋授。夷夏已亲。嘉锡来抚。潜化如神。

其神伊何。录不伤人。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蔡邕的作品,名为《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二)》。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礼仪的尊崇。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一句,表达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家庭伦理与社会秩序的核心观念,即家庭关系是国家治理之本。"理财正辞"则强调了言论的正确性和财富管理的合理性,这两者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束帛戋戋”形象地描绘出古人祭祀时所使用的丝帛整齐有序,体现了对礼制的重视。"□梦刻像"中的"□"处应为某种物品或动作,这里未给出具体内容,但从上下文来看,或许与祭祀、画像相关。

“鹤鸣一震”描绘了一声鹤鸣惊起的场景,可能象征着某种警醒或启示。“天临保汉”表达了上天保护汉朝的意愿,这里"汉"指的是西汉或东汉,不同解读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实生□勋”中的"□"处同样未给出具体内容,但从语境来看,可能与功绩、勋章等相关联。“明试赋授”则是对某种才艺或学问的考验和传授,这里体现了古代教育和选拔官的严谨性。

“夷夏已亲”表达了中原文化与四方异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定的友好关系。“嘉锡来抚”则可能是指某种庆典或安抚之举,"锡"在古代有赐予、赏赐的意思。

“潜化如神”一句充满了超自然和神秘色彩,或许是在形容某种艺术或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神伊何”则是对这种高超境界的赞叹和探究。

最后,“录不伤人”表明了记载事迹时应避免伤害他人的初衷,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念。

总体来说,蔡邕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于礼制、教育、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及其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

收录诗词(11)

蔡邕(汉)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权臣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 字:伯喈
  • 籍贯:陈留圉(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 生卒年:公元133年-公元192年

相关古诗词

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三)

猗欤明哲。秉道之枢。养□之福。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涣乎成功。政暇民豫。新我□通。

用行则达。以诱我邦。赖兹刘父。用说其蒙。

泽零年丰。黔首歌颂。

形式: 四言诗

酸枣令刘熊碑诗(其一)

清和穆铄。宋惟乾川。惟狱降灵。笃生我君。

服骨睿圣。允钟厥醇。诞生歧嶷。言协典坟。

懿德震耀。孝行通神。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形式: 四言诗

孙皓初童谣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绵州巴歌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