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猛虎行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

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

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

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

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

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

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尽管猛虎凶猛,它们也有自己的同类
成群结队在深谷间游荡,百兽畏惧而低头
雄虎捕食黄熊父亲,幼崽猎取赤豹幼崽
它们在熊罴间挑选食物,怎会轻视兔子和狐狸
白天在山谷中安眠,目光能威慑百步之外
自恃强大却无人能敌,性格放纵导致乖张
早晨愤怒杀死幼崽,傍晚又去喂食配偶
同伴四散逃离,猛虎独自陷入孤独
狐狸在门外叫嚣,乌鸦也跟着喧闹
它追逐猴子,又回到巢穴,不知何去何从
谁说猛虎凶残,此刻在路上悲伤哭泣
豹子咬住它的尾巴,熊抓住它的脸颊
面对死亡,猛虎无悔,只遗憾之前的作为
即使坐以待毙,更何况你这样的弱小
因此应当以诚信相待,亲人之间更要亲密无间
连亲人都不能保护,又有谁会相信你的行为

注释

匹侪:同类。
百兽:各种野兽。
黄熊父:指成年黄熊。
赤豹麛:赤豹的幼崽。
兔与狸:小型动物,如兔子和狐狸。
自矜:自以为是,自傲。
乖:不合常理,行为怪异。
飧:喂食。
狐鸣:狐狸的叫声。
乌鹊:乌鸦和喜鹊。
无助:没有援助。
细微:微小,弱小。
结以信:以诚信相待。
结以私:以亲情相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野兽争斗图景,通过对猛虎生活状态的描述,抒发了对于人世间忠信与私情的反思。诗中以猛虎为主角,展现其在自然界中的强势地位,同时也揭示了它孤独和悲凉的一面。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这几句直接点出了猛虎的威猛与尊贵,它们在自然界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即便是其他凶猛的野兽,也不敢轻易接近。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罴,肯视兔与狸。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这里具体描绘了猛虎的捕食场景和它们那颇为骄横的态度。

"朝怒杀其子,暮还飧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狐鸣门四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 这几句透露出猛虎的家庭生活和它在自然界中的孤立无援,以及面对环境变化时的迷茫。

"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最后几句则是对猛虎生存状态的总结,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人世间忠诚和私情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野兽世界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规律,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要坚守信任和忠诚。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秋怀诗十一首(其一)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

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

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二)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

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

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形式: 古风

秋怀诗十一首(其三)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

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

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秋怀诗十一首(其四)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