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淅淅复栖栖,人间只自迷。
终年愁远道,到老去何蹊。
始见红叶落,又闻黄鸟啼。
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棐所作,名为《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淅淅复栖栖”,这里采用了拟声词来形容树叶轻柔飘落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接着,“人间只自迷”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人心难以预测的感慨。
“终年愁远道”,诗人通过这个词组传达了对于未来道路的忧虑和不安。而“到老去何蹊”则是对生命流逝和未来的迷茫所发出的叹息,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困惑。
“始见红叶落, 又闻黄鸟啼”,这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季节更替和时光易逝。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不因趋大旆,谁肯暂提携”,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友情或亲情的渴望,以及在人生旅途中希望有所依靠的心情。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支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生命、时光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
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春闱久已滞,秋赋又逢停。
选士疑长阻,伤时自不宁。
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
此去吟虽苦,何人更肯听。
孤立时全塞,求名势转难。
身多离下国,分合阻长安。
越鸟啼春早,蛮花送雨寒。
丘门沾顾重,未别欲阑干。
何年斸到城,满国响高名。
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
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