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可叹芳菲日,分为万里情。
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
海戍通闽邑,江航过楚城。
客心君莫问,春草是王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怨与自然景物的交织。"可叹芳菲日,分为万里情"中的"芳菲日"指的是美好而又短暂的春光,这里用来比喻即将分别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感慨。而"阊门折垂柳"则是写景,通过折柳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
"御苑听残莺"中的"御苑"可能指的是宫廷周围的花园或自然环境,而"听残莺"则传递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哀伤的声音效果,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
"海戍通闽邑,江航过楚城"两句写的是行程的远大与景物的变换。"海戍"通常指边塞之地,这里可能是比喻远离,而"闽邑"则是福建地区的古称,表明送别之人将前往遥远的地方。"江航过楚城"则描绘了旅途中经过江河与楚地古城的景象。
最后两句"客心君莫问,春草是王程"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客心"指的是游子之心,这里的"君莫问"可能是在劝告送别的人不要过多询问旅途中的情感,而"春草是王程"则用古代王者行军时所踏之地长满春草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时难以言说的哀愁和深沉的情感。
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
洛阳为此别,携手更何时。
不复人间见,祗应海上期。
清溪入云木,白首卧茅茨。
共惜卢敖去,天边望所思。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子月过秦正,寒云覆洛城。
嗟君未得志,犹作苦辛行。
煖酒嫌衣薄,瞻风候雨晴。
春官含笑待,驱马速前程。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