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用韵答伍汝真》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莫怪乡思日夜深,干戈衰病两相侵”,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战乱与疾病双重压力下的内心挣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乡愁的深重与个人遭遇的困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复杂的氛围。
颔联“孤肠自信终如铁,众口从教尽铄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孤肠”自喻,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内心坚定如铁,不为外界的舆论所动摇。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真理追求的执着。
颈联“碧水丹山曾旧约,青天白日是知心”则转向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诗人将自然界的山水比作“旧约”,意味着它们是自己心灵深处的寄托与慰藉。同时,“青天白日”象征着光明与纯净,是诗人理想中纯洁友谊的象征。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尾联“茅茨岁晚饶风景,云满清溪雪满岑”是对诗人晚年生活场景的描绘。虽然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但岁月静好,风景依旧。这里的“云满清溪雪满岑”不仅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即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王守仁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友情的佳作,更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