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伍汝真

莫怪乡思日夜深,干戈衰病两相侵。

孤肠自信终如铁,众口从教尽铄金。

碧水丹山曾旧约,青天白日是知心。

茅茨岁晚饶风景,云满清溪雪满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用韵答伍汝真》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莫怪乡思日夜深,干戈衰病两相侵”,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战乱与疾病双重压力下的内心挣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乡愁的深重与个人遭遇的困境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复杂的氛围。

颔联“孤肠自信终如铁,众口从教尽铄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孤肠”自喻,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但内心坚定如铁,不为外界的舆论所动摇。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个性,也反映了他对真理追求的执着。

颈联“碧水丹山曾旧约,青天白日是知心”则转向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诗人将自然界的山水比作“旧约”,意味着它们是自己心灵深处的寄托与慰藉。同时,“青天白日”象征着光明与纯净,是诗人理想中纯洁友谊的象征。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尾联“茅茨岁晚饶风景,云满清溪雪满岑”是对诗人晚年生活场景的描绘。虽然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但岁月静好,风景依旧。这里的“云满清溪雪满岑”不仅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即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王守仁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友情的佳作,更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过鞋山戏题

曾驾双虬渡海东,青鞋失脚堕天风。

经过已是千年后,踪迹依然一梦中。

屈子漫劳伤世隘,杨朱空自泣途穷。

正须坐我匡庐顶,濯足寒涛步晓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杨邃庵待隐园次韵五首(其一)

嘉园名待隐,专待主人归。

此日真归隐,名园竟不违。

岩花如共语,山石故相依。

朝市都忘却,无劳更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杨邃庵待隐园次韵五首(其二)

大隐真廛市,名园陋给孤。

留侯先谢病,范老竟归湖。

种竹非医俗,移山不是愚。

对时存燮理,经济自成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杨邃庵待隐园次韵五首(其三)

绿野春深地,山阴夜静时。

冰霜缘径滑,云石向人危。

平难心仍在,扶颠力未衰。

江湖兵甲满,吟罢有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