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娄伯高游吴

桃花水暖清明前,长堤柳色青如烟。

男儿年少重意气,春风买醉吴江船。

西湖三月春更好,笙歌锦绣神仙鸟。

紫燕楼深翠黛间,碧罗天净杨花老。

兴亡往事置勿论,千金不惜酬歌尊。

酒酣莫作后庭曲,游人思断江南魂。

去去知君访陈迹,吴山吴水青历历。

花残钿碎馆娃空,春草年年为谁碧。

君行正乐我为愁,白发送君思旧游。

平生漫浪无似我,努力功名须黑头。

形式: 古风

翻译

桃花盛开在清明前的温暖水中,长堤边的柳树绿得像轻烟。
年轻男子看重义气,春风中乘船在吴江买醉。
西湖三月的春天更美,笙歌如锦绣,美如神仙栖息之地。
深藏在紫燕楼中的翠黛,映衬着蓝天,杨花飘落,岁月静好。
过去的兴衰不必多提,千金豪饮,只为歌中一尊。
酒醉时不要唱那哀伤的曲子,让游子心系江南的魂魄。
你离去,我知道你将追寻往昔足迹,吴山吴水清晰可见。
馆娃宫已空,花残钿碎,春草年年绿,却不知为谁。
你远行快乐,我却为此忧虑,白发伴你追忆旧游。
一生放荡不羁,无人能及我,但求早日功成名就,免留白头遗憾。

注释

桃花:盛开的花朵。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
长堤:长长的河堤。
男儿:年轻人。
意气:志向和勇气。
吴江船:吴江边的船只。
西湖:杭州名胜。
笙歌:音乐和歌声。
神仙鸟:形容美景如仙境。
紫燕楼:楼阁名。
翠黛:绿色的黛色。
碧:绿色。
杨花:柳絮。
兴亡:国家的兴衰。
歌尊:饮酒助兴。
后庭曲:哀伤的歌曲。
江南魂:对江南的思念之情。
陈迹:过去的遗迹。
吴山吴水:吴地的山水。
馆娃空:馆娃宫已荒废。
春草:春天的草。
君行:你离去。
白发送:白发象征离别。
漫浪:放荡不羁。
黑头:指年轻人,未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送娄伯高游吴》。整体上,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旧之感的送别诗。

诗歌开篇“桃花水暖清明前,长堤柳色青如烟。”这里借助春天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隐含着对即将离去友人的不舍之情。桃花和柳树都是春日常见的景物,它们在清明时节的温暖阳光下更加鲜活,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男儿年少重意气,春风买醉吴江船。”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年轻时的豪迈之情和对友人的鼓励。"男儿"一词显得格外坚定和勇敢,而"春风买醉"则是一种放纵不羁的生活态度,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西湖三月春更好,笙歌锦绣神仙鸟。”这里提及了杭州的西湖,那里三月时节的美景尤胜。"笙歌"和"锦绣"都是华丽的词汇,形容的是那里的音乐和装饰都达到了极致,而"神仙鸟"则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紫燕楼深翠黛间,碧罗天净杨花老。”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幽静深邃的地方,"紫燕楼"可能是某个著名的建筑,而"碧罗天净"则描绘了一片清澈的蓝天。"杨花老"则是一种时间感的表达,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兴亡往事置勿论,千金不惜酬歌尊。”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历史变迁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强调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不惜一切代价去酬答和赞美。

“酒酣莫作后庭曲,游人思断江南魂。”这两句则是在劝告朋友不要因为酒醉而唱悲凉之歌,而是要把握当前的时光,因为游子离家在外,心中对故土的思念如同断了线的琵琶,难以痊愈。

“去去知君访陈迹,吴山吴水青历历。”诗人在这里送别友人,希望他能够去探访那些古老的遗迹。"吴山吴水"是对江南风光的一种提炼,而"青历历"则给人一种历史悠久、流年不断的感觉。

“花残钿碎馆娃空,春草年年为谁碧。”这两句写的是一个物是人非的场景。"花残"和"钿碎"都带有一种美好事物易逝去的哀伤,而"馆娃空"则更加强化了这种失落感。"春草年年为谁碧"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无情的叹息。

“君行正乐我为愁,白发送君思旧游。”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在朋友欢快离去的时候,自己却陷入了忧愁。而"白发送君"则是诗人对朋友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祝福。

“平生漫浪无似我,努力功名须黑头。”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的自叹。他认为自己一生都在漂泊不定,没有定所,而"努力功名须黑头"则是一种对未来抱有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送鄣南俞教谕归里

试把溪堂旧谱看,三千苜蓿守酸寒。

吟肩祇自初来瘦,疐尾方知细满难。

忧患可能期学力,功名终不误儒冠。

到家莫作多时住,趁取秋风送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王厚斋尚书(其一)

清要三朝望,文章一世荣。

掌纶誇独直,荷橐表群英。

石室资殚洽,金华赖阐明。

孤臣伤暮景,风雨自鸡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成峨峰(其一)

轻举游帷宅,高辞神武门。

赐湖分老监,遗笏付诸孙。

玉映神尤朗,丹成道自真。

只应峨顶月,万里照仙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挽成峨峰(其二)

吾叔联姻好,当年记汉嘉。

回头一甲子,遗恨满天涯。

尚喜长庚老,俄闻大耋嗟。

区区论畴昔,何处挹蜚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