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其四)寿毛荷塘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

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

仙都观里桃千树,映曲尘、十里荷塘。

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

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

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

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丰富色彩和生机。"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中,"风袅垂杨"形象地展现了柳树在春风中的摇曳,而"雪销蕙草"则隐含着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蕙草被融化的雪水滋润。

"何如清润潘郎"一句,借用了古人对美好事物的比喻,以表达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获得灵感,随手写下佳作的情形。

接下来的两句"仙都观里桃千树,映曲尘、十里荷塘"更是以宏大的画面展现春天的繁华。"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丽景色的留恋之情,不忍离去。

"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则描绘出春日阳光和煦的景象,以及时间流转中春天美好的片段。"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暗示了夜晚与晨曦交替之际,小鸟又开始在窗前歌唱,传递着诗人对新一日的期待。

最后两句"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中,"朝寒几暖金炉烬"形象地描绘了早晨微冷中的温暖,而"料洞天、日月偏长"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慨。最后两句提及诗人对于杏园诗的期待和对马鞍平坦的赞赏,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美好中获得的灵感与创作的喜悦。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其三)送王历阳以右曹赴阙

淝水秋寒,淮堤柳色,别来几换年光。

紫马行迟,才生梦草池塘。

便乘丹凤天边去,禁漏催、春殿称觞。

过松江,雪弄飞花,冰解鸣珰。芳洲酒社词场。

赋高台陈迹,曾醉吴王。重上逋山,诗清月瘦昏黄。

春风侍女衣篝畔,早鹊袍、已暖天香。

到东园,应费新题,千树苔苍。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押[阳]韵

高阳台(其一)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其五)过种山即越文种墓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

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

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

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

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

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荭秋。

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高阳台(其二)落梅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