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嘉兴晓发

前江月初上,喧动邻舟。渔火远映津楼。

从来客睡不曾着,况听旅雁啾啾。

征衫露华暗满,恨孤身冲晓,衰鬓惊秋。

吴歌欸乃,动离情、一样声柔。

宛转寒溪数里,回首见孤城,宿雾徐收。

遥忆兰闺昨夜,残灯欹枕,也恁閒愁。

苦无消息,拟缄书、又怕沉浮。

奈鸳鸯湖水、再三嘱付,不肯西流。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嘉兴出发时所见的江景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前江月初上,喧动邻舟”以月升江面、邻舟喧闹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喧嚣的氛围。接着,“渔火远映津楼”一句,通过渔火与津楼的映照,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

“从来客睡不曾着,况听旅雁啾啾”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因旅途劳顿而难以入眠的状态,以及听到旅雁哀鸣时的感伤心情。这种对孤独和漂泊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征衫露华暗满,恨孤身冲晓,衰鬓惊秋”几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衣衫被露水浸湿、独自在清晨出发、鬓发在秋风中显得苍老,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感。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吴歌欸乃,动离情、一样声柔”则通过引用吴地的民歌,将情感推向高潮。吴歌的柔美与离别之情相互交织,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也加深了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宛转寒溪数里,回首见孤城,宿雾徐收”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所见的景色,寒溪蜿蜒,孤城隐约,雾气渐散,这些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旅途的艰难与希望。

最后,“遥忆兰闺昨夜,残灯欹枕,也恁闲愁”将思绪拉回至家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而“苦无消息,拟缄书、又怕沉浮”则体现了诗人对外界信息的渴望与担忧,以及对书信传递的不确定性的无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离别与孤独的感慨,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比目鱼.偶见

春游东城陌。懊恨无端逢艳质。

偏荷半倒,不动湘裙襞积。娇滴滴。

掩映得、山花水柳俱无色。欢容笑靥。

敢未解春愁,临波听鸟,故意调行客。

当面红墙万尺。堪恨此身无双翼。

怜春春不怜人,雨荒云黑。情漫切。

真个是、多情枉把无情惜。不堪再忆。

斜日野桥西,几番翘首,千里暮烟碧。

形式: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一)

风流今已尽,冰弦断、难觅凤麟洲。

枉宝袜偷看,频移带眼,金钱暗掷,浪卜刀头。

见伊处、书中心切切,帐底梦悠悠。

夕泣朝啼,泪多流被,南来北往,愁重沉舟。

萧条朱门里,不堪回首处,华屋西州。

怕见尘生遗挂,粉剩空楼。

倘指上玉环,他生再见,腰中绣裹,今世真休。

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须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风流子.代闻元亮悼亡,用秦少游韵(其二)

风流难再得,寻聚窟、何处问仙洲。

想别后寄情,曾经剪发,病中永诀,不肯回头。

岂知道、黄泉声寂寂,碧落恨悠悠。

桂殿初奔,敲残兔臼,桃源再访,赚杀渔舟。

繁华消磨尽,三年真薄倖,一觉扬州。

最苦难求毒石,未得神楼。

似乱攀荷藕,千丝不断,对烧蜡烛,两泪难休。

反羡伊家解脱,免却閒愁。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丹凤吟.答洪昉思梦访之作

别后相思一样,目断城云,魂销江树。

玉帘深锁,愁似乱莺狂絮。

沉沉落照,半明还暗,野烧回春,寒山催暮。

梦里何曾怕险,滚雾翻风,为我连夜飞度。

也有镇常相见,见时不免含嫉妒。

道我眉儿翠,又身轻过汉,腰细如楚。

那知憔悴,不复再行多露。

关黑枫青君自爱,更休将愁诉。

但须纵酒,看石榴半吐。

形式: 词牌: 丹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