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五德生王者,千龄启圣人。

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

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

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

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

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

薰歌与名节,传代幸群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五德循环产生贤明君主,千年历史开启圣哲之人。
红光照亮夜晚,黄云覆盖清晨,象征吉祥来临。
各地长久感恩,朝廷献上新的舞蹈以表敬意。
皇帝登上宝座,官员排列道路两旁以示尊崇。
兵器洗净迎接清朗,乐器奏响秋日的宁静。
珍贵的珠囊盛满吉祥之露,金镜中映照着仙人的轮影。
哪一年没有乡饮酒礼,哪一块田地不祭祀神灵。
音乐和美德传承,希望世代臣子都能保持良好名声和节操。

鉴赏

这首诗是张说的《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创作于唐朝。诗中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以及宫廷仪式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帝王权威与国家繁荣的意境。

“五德生王者”开篇便设定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形象,“千龄启圣人”则彰显了皇帝超凡脱俗的神圣特质。接下来的两句“赤光来照夜,黄云上覆晨”通过对奇异自然现象的描绘,烘托出了非凡的祥瑞气氛。

“海县衔恩久,朝章献舞新”表达了臣民对君主长久的敬爱,以及仪式上的歌舞升平,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的社会图景。紧接着,“高居帝座出,夹道众官陈”则描绘了皇帝在高位上出现,两旁排列着众多官员的壮观场面。

“槊杖洗清景,磬管凝秋旻”中,槊杖与磬管都是古代用来净化气息、调和音律的器物,它们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纯净而又庄重的氛围。接下来的“珠囊含瑞露,金镜抱仙轮”则是对珍贵物品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神秘。

最后,“何岁无乡饮,何田不报神”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中永恒不变的乡愁和敬畏之心,而“薰歌与名节,传代幸群臣”则是对历史上的美好记忆与节日庆典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威仪、自然奇观、宫廷礼仪以及珍贵物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强大而和谐的国家形象,以及诗人对于君主权威和历史传承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

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

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

扈跸参天老,承荣忝夏官。

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夏氏阶隋乱,自言河朔雄。

王师进谷水,兵气临山东。

前扫成皋阵,却下洛阳宫。

义合帝图起,威加天宇同。

轩台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战龙思王业,倚马赋神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

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

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

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

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

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

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奉和圣制花萼楼下宴应制

万心翘乐宴,三舍缓昌时。

山接夏云险,台留春日迟。

节移芳未歇,兴隔赏仍追。

醉后传嘉惠,楼前舞圣慈。

皇恩与时合,天意若人期。

故发前旬雨,新垂湛露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