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

佛废何关儒者事,要知开创亦辛勤。

居人公拆纯椤柱,巨室深藏旧记文。

钟已毁楼移出寺,石犹镌字徙为坟。

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佛教兴衰与儒家学者无关,要知道它的创立也十分艰辛。
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公开拆除了古老的椤柱,豪门大户隐藏着古老的文献记录。
寺庙里的钟已被损毁,钟楼被移到了别处,石碑上的文字也被迁移,成为了墓碑。
我写的每一句诗都蕴含着善行的力量,怎能期望檀那(指僧侣)能详细听到呢。

注释

废:废弃,衰落。
儒者事:儒家学者的事务。
公拆:公开拆除。
纯椤柱:古老的椤柱,可能指庙宇建筑的一部分。
檀那:僧侣,佛教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废弃佛寺的景象,通过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文化冲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佛废何关儒者事,要知开创亦辛勤。”这里诗人借古代佛寺的兴衰来暗示宗教与儒学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同时也表达了对任何伟大成就背后所付出努力的认可。

“居人公拆纯椤柱,巨室深藏旧记文。”诗中描写人们拆除寺庙的椽木,却在宏大的建筑内发现隐藏已久的历史文献,这些文字记录了过去的故事和智慧,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钟已毁楼移出寺,石犹镌字徙为坟。”这里写到了佛寺钟楼的倒塌以及文字被刻在石头上成为纪念,这些石碑如同历史的墓志铭,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消逝。

“吾诗句句通阴骘,安得檀那子细闻。”最后,诗人自诩其诗能够穿越时空的隔阂,与古代高僧檀那子的智慧相通,这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学与文学之间沟通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废寺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觉,以及对知识传承与艺术创作的思考。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临江留别秋枚

欲留无谓去犹迟,此会行将一再期。

共惜徐陈虚并世,未应华管异他时。

壮能淡泊吾谁与,秋正萧条别更悲。

不是故人肠断处,沧江啼雁复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健忘一首

昏昏健忘废专精,默坐空斋忽自惊。

少作回看如两手,旧书重读似前生。

却疑安世知三箧,不晓睢阳记一城。

莫怪诗成呼烛写,晓窗追忆欠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哭丰宅之吏部二首(其二)

康时才业未全伸,晚建油幢白发新。

畚土为城尘满面,握拳犹战胆通身。

一生偏任公家怨,四海皆知后事贫。

多少贵交方厚禄,恤孤吊墓属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哭丰宅之吏部二首(其一)

江表依公稍自强,讣闻朝野共凄凉。

纛移北府兵皆散,笳返西州宅已荒。

旧戍交锋淮水赤,新坟埋剑越山苍。

此身虚作田横客,血泪无因滴垄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