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

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

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诗人们在重阳节这天喜爱赏菊,迟迟未归的客人在高雅的书斋上眺望浙江。
汉水的浪花摇动着洁白的墙壁,西陵的树影随着秋天融入窗棂。
柑橘即将成熟,挂满金色的果实,新酿的桑落美酒如同倾泻的玉液,盛满酒缸。
四位朋友醉中争着谈论美德,笑着评说黄霸虽有才却委屈做官。

注释

诗家:诗人。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怜:喜爱。
芳菊:芬芳的菊花。
迟客:迟迟未归的客人。
高斋:高雅的书斋。
瞰:俯视,远望。
汉浦:汉水之滨,这里泛指江边。
浪花:波浪激起的水花。
摇:摇动。
素壁:白色的墙壁,此处形容江水拍打岸边的景象。
西陵:地名,这里泛指远处的山陵。
树色:树木的颜色,此指树叶的绿色或秋天的黄色。
入:映入,进入。
木奴:柑橘的别称,此处指成熟的果实。
向熟:即将成熟。
悬:悬挂,此处指挂在枝头。
金实:金色的果实,形容柑橘成熟的样子。
桑落:古代名酒之一,此处代指美酒。
新开:新近酿造好的。
泻玉缸:形容美酒如同倾泻的玉石般倒入酒缸。
四子:指聚会的四位友人。
醉时:酒醉之时。
争讲德:争相谈论道德、品德。
笑论:笑着讨论。
黄霸:西汉名臣,以治绩著称,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屈为邦:委屈自己担任官职,为国家服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九日节气,诗人在高斋中俯瞰浙江河畔的景色。汉浦的浪花轻拍着白色的墙壁,而西陵的树木则将秋意映入窗间。在这样的季节里,木奴果实已经成熟挂满枝头,而桑树上的叶子刚开始落下,如同散落的玉片。

诗中的“四子”及“黄霸屈为邦”之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畅饮、讨论德行和历史人物的场景,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远志趣,而且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是一篇集观赏、感慨、议论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日即事

家贫惟种竹,时幸故人看。

菊度重阳少,林经闰月寒。

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

美景良难得,今朝更尽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书情献相公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

魏阙望中何日见,商歌奏罢复谁听。

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

今日更须询哲匠,不应休去老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示外生

牵役非吾好,宽情尔在傍。

经过悲井邑,起坐倦舟航。

相宅生应贵,逢时学可强。

无轻吾未用,世事有行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同韩员外宿云门寺

小岭路难近,仙郎此夕过。

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

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

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