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蒙庄有至言,万物逍遥天地间。
大鹏斥鴳异禀赋,随性奚假人防闲。
怒飞未觉宇宙隘,决起那知世界宽。
洪纤有量莫相越,智巧不用常优閒。
默观万化尽如许,脱悟此理行非艰。
但当涵养取深造,工夫祇在澄心源。
心源澄寂固能应,视彼所寓皆居安。
佳哉蒙庄岂诞妄,所得实自吾孔颜。
远则兼善非附势,穷而独处非左计。
陋巷箪瓢依圣师,何殊禹稷游平世。
脩仙欲生成大幻,佞佛欲死是乾慧。
死生之说本同归,原始当求一言契。
了知吾道出世间,学渚深流不思济。
遂令前辈薄后人,直谓轲死真无继。
此生造化曷可轻,勿为名利思营营。
吹嘘呼吸勤吐纳,导引致寿先熊经。
后枯正藉一溉力,且使既老身康宁。
向上更须观一著,一之所起犹未形。
从渠海岱自更貌,何止一阅三千龄。
守一还期守真一,真一诚通能事毕。
吾之所取进乎技,解牛中得养生术。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读书正其远大者,莫为蟛蜞专尔雅。
傥从纸上觅筌蹄,当识升高必自下。
富贵不来将奈何,岂作求食思毁瓦。
富贵适来无容心,处以恬然宁满假。
仕官要须得若人,是为学足美其身。
万方思治徯康济,当吏立政频咨询。
从容风俗到淳古,坐可尧舜吾君民。
昂头引颈不愧惭,奚必翰墨誇清新。
吁嗟二者理非各,俗儒妄分诚臆度。
学成用我鹗在天,不用聊复龟藏壳。
名利宠辱尚如许,死生之变良足托。
沈子才雄敌万夫,声华合与前贤符。
君看昔人可炙手,行若市井真屠沽。
敝袍陋巷世不如,往往胸次多良图。
乃知富贵本馀事,穷达有命吾生俱。
君诗卓绝了无和,我复感激重扬揄。
难逢臭味同,勉子谨厥初,毋待桑榆补东隅。
吴山高兮江水长,江山郁郁蟠光芒。
上帝靳固钟俊良,数千百岁谁可当。
西徐老人鬓眉苍,身着秋碧云锦裳。
驭风骑气下大荒,帝命锦绣裹肺肠。
天门赐之龙虎章,下为人间除不祥。
主盟吾道承素王,向来斯文病膏肓。
公于此时气堂堂,道配欧苏力相望。
朝游蓬壶暮扶桑,黼黻河汉回辉光。
临流拯溺为舟航,人生废置不可量。
万里放逐蛇虺乡,剪翎笼中看雕翔。
小儒愿公如子房,不愿公贵如六郎。
玉烈石髓请饱尝,不须更待龙宫方。
子猷昔借宅,馀地著霜筠。
君今地无隙,乃复借诸邻。
开窗罗万个,倾盖如相亲。
轻风韵萧瑟,密雪乘珠珍。
行当享清绝,宁问谁主宾。
人生空洞间,千亩纳渭滨。
胡为徇目力,咫尺分参辰。
便当混物我,一视无越秦。
还以赏君轩,借与不借均。
比意识者会,君无语俗人。
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馀。
二者若异致,其归岂殊途。
方其空洞间,寂默一念无。
感物赋万象,儒悬镜太虚。
不将亦不迎,其应常如如。
向非悟本性,未免声律拘。
英师个中人,以诗隐浮图。
桃红柳青青,翠竹黄花俱。
误落世间耳,脱略公卿徒。
昨朝得东风,打包过江湖。
胡为来帝乡,叫阍彻宸居。
堂堂老阿师,道价东西徂。
住山垂一世,学子纷云趋。
寒潭风静练,皎月天心孤。
迩来只屦轻,片雪销洪炉。
愿言立强名,故事臣敢诬。
事成明当发,长吟入春芜。
从兹窣堵波,山雪閟天书。
顾我坐学省,兀兀如守株。
因君听篷雨,为谢故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