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二)

一别忘年月,重来失故初。

美髯今几尺,衔袖竟何书。

勋业诸公在,衰迟半世馀。

许身无补报,吾亦欲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长久分离忘记了岁月,再次来访却已失去当初的感觉。
如今你的胡须有多长,手里拿着什么书信让人疑惑。
功勋事业那些人都还在,而我已垂垂老矣,剩下半生时光。
我献出自己却无以回报,我也渴望过上樵夫渔夫的生活。

注释

忘年月:长时间的分别,忘记了很多事情。
故初:过去的初次相见或熟悉的情景。
美髯:形容人的胡须之美,这里可能指友人。
衔袖:手里拿着,袖中藏着,可能是指书信。
勋业:显赫的功绩和事业。
衰迟:衰老迟缓,指年纪大了。
樵渔:打柴捕鱼,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二)》。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一别忘年月",写出两人分离时间之长,已经忘记了具体的时日;"重来失故初"则暗示了再次相见时,彼此面貌或心境都有所改变,不再如当初相识时的模样。

接着,诗人以"美髯今几尺"描绘友人的变化,可能是指对方胡须的增长,暗指岁月的痕迹;"衔袖竟何书"则询问友人此行是否带有什么书信或讯息,流露出对友情的关心和对未知的期待。

"勋业诸公在"暗示友人在外有所成就,但"衰迟半世馀"又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感叹。最后两句"许身无补报,吾亦欲樵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无以为报社会的自嘲,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一)

场屋收馀策,匡庐寄一瓢。

款门如有欲,委币辄难招。

菜甲留终夕,蒲团共小桥。

崆峒他日问,应记说神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瑞安尉林叔全尊人还乡

论交海内略飘零,最晚相看却有情。

不以一经誇鲁谚,自于二子识徐卿。

橘香剩与蜂衙晚,麦信急催鸠唤晴。

天气正佳归恰好,莫将愁思为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缙云叶正初兼简杜伯高

我固阅人非草草,君于前辈亦拳拳。

经师未数郯夫子,笔力方窥李谪仙。

所恨尚于收第晚,将诗空与背时传。

频年不信灯花报,报得人来亦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德远弟赴省

科名虽细事,文字要新功。

方拙存家学,丰腴与众同。

江湖多我友,台省半诸公。

为道贫非病,连檐有芥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