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

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

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

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亮水面,寒冷的夜晚传来猿猴的哀鸣。
客居他乡思绪纷乱,洲渚边静寂无人声。
回想往昔富贵之时,怎料如今只剩亡魂。
空闻朝堂之上功名,曾经渴望华丽车马。
舍弃家中亲人的关爱,期盼君主的恩宠眷顾。
如今我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只能叹息无言以对。

注释

的的:明亮的样子。
明月:明亮的月亮。
水:水面。
啾啾:形容鸟鸣声。
寒夜:寒冷的夜晚。
猿:猿猴。
客思:客居者的思绪。
浩方:广大无边。
乱:纷乱。
洲浦:洲渚岸边。
寂无喧:寂静无声。
忆:回忆。
千金子:富贵之人。
九逝魂:亡魂,指死亡。
虚闻:空想,空闻。
朱阙:红色的宫阙,代指朝廷。
结绶:系上官印的丝带,象征官职。
骛华轩:追求华丽的车马。
委别:舍弃,告别。
高堂:父母或尊长。
窥觎:暗中觊觎,渴望得到。
明主:英明的君主。
今成:如今变成。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叹息:感叹。
何言:说什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怀念故土的情感。开篇"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两句,以清澈的月光和远处猿鸣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寂寥的夜景,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冷清。

接着"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客思”指的是旅途中的思念,“浩方乱”则是对故乡混沌不堪的回忆,而“洲浦寂无喧”又强调了目的地的宁静与孤独。

"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两句,诗人通过对往昔富贵生活的追念和对灵魂漂泊不定的感慨,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愁。这里的“千金子”象征着过去的荣华富贵,而“九逝魂”则是对现实中灵魂飘零无依的写照。

"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两句,通过对传闻中的皇宫事务和对华丽车驾的联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荣耀与权力的渴望和不满。这里的“虚闻”意味着遥远而又模糊的消息,“朱阙”象征着帝王之所,而“结绶骛华轩”则是对辉煌车驾的追忆。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两句,诗人通过对过去宴席中离别的情景和对君恩的回望,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与君恩的怀念。这里的“委别”是指在高堂上与亲朋好友告别,“窥觎明主恩”则是在寻思君王的恩泽。

最后"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两句,则是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的追念。这里的“今成转蓬去”意味着眼前的景象已经变迁,而“叹息复何言”则是在表达面对过往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诗人感到无从述说,只能是深深地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和社会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怀旧以及对于荣耀与权力的渴望。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宿襄河驿浦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登泽州城北楼宴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

东山宿昔意,北征非我心。

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

暮登蓟楼上,永望燕山岑。

辽海方漫漫,胡沙飞且深。

峨眉杳如梦,仙子曷由寻。

击剑起叹息,白日忽西沈。

闻君洛阳使,因子寄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沈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