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敷溪南岸掩柴荆,挂却朝衣爱净名。
闲得林园栽树法,喜闻儿侄读书声。
眠窗日暖添幽梦,步野风清散酒酲。
谪去徵还何扰扰,片云相伴看衰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士的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开篇“敷溪南岸掩柴荆,挂却朝衣爱净名”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一个偏僻幽静之地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接着,“闲得林园栽树法,喜闻儿侄读书声”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亲近大自然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后代教育的关心和期待。这里的“栽树法”不仅是实践性的农业活动,也象征着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培育。
下面,“眠窗日暖添幽梦,步野风清散酒酲”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温馨的环境中享受宁静时光,通过自然之美来调剂自己的情感世界。这里的“幽梦”和“散酒酲”,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最后,“谪去徵还何扰扰,片云相伴看衰荣”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自己隐居生活选择的坚守。这里的“谪去徵还”暗示着诗人曾经与世隔绝,又重新被召回,但他选择了继续自己的隐逸生活。“片云相伴看衰荣”则是诗人在自然中观察到事物的盛衰变化,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不详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
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
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
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野色入前轩,翛然琴与尊。
画僧依寺壁,栽苇学江村。
自酝花前酒,谁敲雪里门。
不辞朝谒远,唯要近慈恩。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
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
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
客来风雨后,院静似荒凉。
罢讲蛩离砌,思山叶满廊。
腊高兴故疾,炉暖发馀香。
自说匡庐侧,杉阴半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