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姚氏牡丹

麝槛融脂,蜂衙缬翠,游人顾影宜昼。

幻出珠含,斜分锦护,宛是雒京时候。

依稀谷雨,枝共叶、难容春瘦。

歌楼丛粉,争翘酒国,千红密甃。压倒群芳不谬。

和清平、玉环能否。此际为伊怜惜,任伊薰透。

野老毫尖秃尽,又谁料、风情尚如旧。

远饯归樯,林香晚奏。

形式: 词牌: 天香

鉴赏

这首《天香》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姚氏牡丹的娇艳与风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牡丹比作脂膏、锦绣,生动地展现了其华美与生机。词人通过“麝槛融脂,蜂衙缬翠”开篇,便已将牡丹的色泽与香气渲染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那股淡淡的花香,感受到花瓣上细密的光泽。

接着,“游人顾影宜昼”,描绘了牡丹在阳光下吸引游人的场景,游人们被其美丽所吸引,驻足观赏,仿佛与牡丹相映成趣。词中“幻出珠含,斜分锦护”更是将牡丹的形态与质感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可以看到花瓣上珠光宝气的点缀,以及周围锦簇般的保护,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高雅的氛围。

“依稀谷雨,枝共叶、难容春瘦”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在谷雨时节的生长状态,枝叶繁茂,春意盎然,但词人巧妙地通过“难容春瘦”这一细节,暗示了牡丹虽在春天繁盛,却也蕴含着一丝淡淡的哀愁或岁月的痕迹,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歌楼丛粉,争翘酒国,千红密甃”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将牡丹与繁华的歌楼、热闹的酒国联系起来,展现了牡丹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也是文化与艺术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压倒群芳不谬。和清平、玉环能否”一句,不仅赞美了牡丹的卓越之美,还将其与历史上著名的美女玉环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牡丹的形象,使之成为美的象征。

最后,“野老毫尖秃尽,又谁料、风情尚如旧。远饯归樯,林香晚奏”则以野老的视角,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与怀念,即使时光流逝,牡丹的风情依旧不变,仿佛在晚风中传来林间的余香,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情感与文化意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答香侯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

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

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扬州己未正月十四夜

江左名宵,六街化作流苏结。

让他灯影乍分明,最爱朦胧月。

搅动閒愁不歇,遍相逢、闹花惊蝶。

裁纨扇小,涂粉车轻,陈隋时节。

冷落红桥,顿看箫管吹教热。

肯嫌芳药未开园,火树层层叶。

今夜何人报帖,记三生、杜郎曾说。

曲残帘下,酒醒楼头,春愁尚怯。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声声慢.七夕嵋雪敬可过用禁体

前宵雨急,翻海排江,草阁幸自无忧。

汛扫山厨,百钱权买凉秋。

眼中好友都在,击珠盘、高按歌喉。

任相诮,把烟波一曲,换却封侯。

翠幌浓香似梦,指疏星,几点练影垂钩。

暗想罗衣,飘动争倚危楼。

老夫正发清兴,肯学他、儿女含愁。

愿此去,折岩花、频记胜游。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押[尤]韵

倦寻芳.湖口

晚风乍急,山势茫茫,曾诧龙踞。

一片云帆,游子寄愁何处。

战舰横空天际落,百年都付渔樵语。

算羁栖,甫羊城挑菜,又飘江絮。

念处士、葛巾漉酒,解组投闲,田舍如故。

手种黄花,那管怒潮来去。

孤帐惊寒芦荻岸,石钟声送长宵曙。

正无聊,喜猿啼,对销兰炷。

形式: 词牌: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