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其二)吕倩

醉袖轻拢檀板转。听声声、晓莺初啭。

花落江南,柳青客舍,多少旧愁新怨。

我也寻常听见惯。浑不似、这翻撩乱。

调少情多,语娇声咽,曲与寸肠俱断。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翻译

轻轻挽起衣袖,檀木板随着转动,聆听清晨黄莺的初次鸣叫。
江南花儿飘落,柳色青青的旅舍,勾起了无数旧日的忧愁和新的哀怨。
这些声音我平常也听过,但如今却格外扰乱心绪。
旋律虽少,情感却丰富,声音娇媚而哽咽,每一声都直击人心,让人肝肠寸断。

注释

醉袖:微醉时的衣袖。
檀板:檀木制的乐器。
晓莺:清晨的黄莺。
旧愁新怨:过去的忧虑和新的烦恼。
寻常:平常。
浑不似:完全不同。
撩乱:扰乱。
调少情多:音乐简短,情感深沉。
语娇声咽:话语娇柔,声音哽咽。
寸肠俱断:心肠寸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酒后独自驾舟,听闻江南花落柳青的凄凉之声,触发了诗人对于往昔旧愁和新怨的复杂情感。其中“醉袖轻拢檀板转”一句,通过对手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色中的悠然自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哀伤。

"听声声、晓莺初啭"则是对自然界声响的细腻捕捉,"花落江南,柳青客舍"更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淡哀愁。"多少旧愁新怨"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情感主体,是对过去美好时光和现实苦涩境遇的深沉回味。

“我也寻常听见惯”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凄凉声音已经习以为常,但“浑不似、这翻撩乱”却显示出此刻的心绪比往常更加纷杂和痛苦。"调少情多,语娇声咽"一句,则描写了歌者的唱腔中充满了哀艳的情感,而"曲与寸肠俱断"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听后心绪的彻底破碎,是一种极致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夜行船上所见所闻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的哀愁与不舍。

收录诗词(173)

杨无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字:无咎
  • 籍贯:自号逃禅老
  • 生卒年:1097~1171

相关古诗词

夜行船(其四)

怪被东风相误。落轻帆、暂停烟渚。

桐树阴森,茅檐潇洒,元是那回来处。

相与狂朋沽绿醑。听胡姬、隔窗言语。

我既痴迷,君还留恋,明日慢移船去。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其一)白玉

不假铅华嫌太白。玉搓成、体柔腰搦。

明月堂深,莲花杯软,情重自斟琼液。

寄语珷玞休并色。信秦城、未教轻易。

绛阙楼成,蓝桥药就,好吹箫共乘鸾翼。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夜行船(其三)周三五

宝髻双垂烟一缕。年纪小、未周三五。

压一精神,出群标格,偏向众中翘楚。

记得谯门初见处。禁不定、乱魂飞去。

掌托鞋儿,肩拖裙子,悔不做、闲男女。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念奴娇

单于吹罢,望西山乞得,斜阳收脚。

素魄旋升,听桂子、风里时时飘落。

莹彻杯盘,冷侵毛发,浑不胜衣著。

天公有意,为人掀尽云幕。

童稚犹也多情,广庭扫净草,不容纤恶。

步绕周遭,疑便是、踏雪当年东郭。

慢引歌声,响穿云际,直使姮娥觉。

一尊重酹,为言千载同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