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岁月飘然风际烟,紫萸黄菊又霜天。

莫思太室杉松外,且醉青州歌舞前。

杯酒追欢真一梦,天涯回望正三年。

近来又欲东观海,听说毛诗雅颂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时光如烟在风中飘散,紫色茱萸和黄色菊花盛开在寒霜满天的季节。
不必去想那遥远的太室山杉松之外,就让我们沉醉于青州的歌舞盛宴之前。
举杯畅饮追寻欢乐,仿佛一场梦境,回首看,已在天涯度过三年。
最近我又渴望东望大海,听说那里有《毛诗》中的雅颂篇章等待我探索。

注释

飘然:形容轻盈、随风而逝的样子。
紫萸:一种植物,古人常用于重阳节佩戴,象征吉祥。
太室杉松:太室山的松树,代指远方或高远之地。
青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这里泛指乐土或繁华之地。
毛诗:《诗经》的一种版本,由孔子编订。
雅颂:《诗经》中的两个类别,雅代表正声,颂代表祭祀时的赞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题为《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诗人以秋日的景色开篇,通过"岁月飘然风际烟,紫萸黄菊又霜天"描绘出时光流转,菊花盛开的深秋景象,流露出淡淡的岁月感怀。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莫思太室杉松外"暗示了对青州之外生活的淡然态度,而"且醉青州歌舞前"则转而享受眼前的生活,沉浸在青州的宴乐之中,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杯酒追欢真一梦"表达出诗人对欢乐时光的珍惜,认为如梦般短暂;"天涯回望正三年"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回顾,感叹时间流逝之快。最后,诗人透露出新的志向,"近来又欲东观海",表示想要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提到"听说毛诗雅颂篇"则暗含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苏辙深沉的人生哲理和豁达胸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柳子玉共城新开御河过所居墙下

卜筑共山功欲成,新河入县巧相萦。

谁将畚锸千夫力,添上园林一倍清。

生长鱼虾供晚馔,浮沉鹅鸭放春声。

为邻有意非今日,丐我馀波伴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柳子玉地炉

凿地泥床不费功,山深炭贱火长红。

拥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

宠辱两忘轻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

遥知麻步无人客,寒夜清樽谁与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柳子玉纸帐

夫子清贫不耐冬,书斋还费纸重重。

窗明晓日从教入,帐厚霜飙定不容。

京兆牛衣聊可藉,公孙布被旋须缝。

吴绫蜀锦非嫌汝,简淡为生要易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著籍初同阙里多,采芹先致鲁风和。

欲将大策观胸胆,尽召中堂列雁鹅。

终日正言何忌讳,几人馀力尚委蛇。

岂惟太守知为政,仍见先生善设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