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柳子玉地炉

凿地泥床不费功,山深炭贱火长红。

拥衾熟睡朝衙后,抱膝微吟莫雪中。

宠辱两忘轻世味,冰霜不到傲天工。

遥知麻步无人客,寒夜清樽谁与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地上挖个坑铺上泥床毫不费力,因为山深之处木炭便宜且燃烧持久。
在早晨处理完公事后,我会裹着被子熟睡,或者在没有下雪的冬日里独自抱膝吟诗。
我已看淡荣辱,对世间琐事不再挂怀,如同冰霜无法侵袭我内心的骄傲。
我知道在这个偏远的麻步村,深夜里没有访客,寒冷的夜晚,又有谁能共享这清冷的酒杯呢?

注释

凿地:在地上挖坑。
泥床:用泥土铺成的床。
山深:指地理位置偏远的山区。
炭贱:木炭价格低廉。
朝衙:官府或办公场所。
莫雪中:不是在下雪的时候。
宠辱两忘:忘记荣辱得失。
冰霜不到:比喻不受外界干扰。
麻步:地名,可能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
清樽:清冷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寒冷冬日里享受地炉生活的场景。"凿地泥床不费功"写出了地炉的简易和实用,"山深炭贱火长红"则强调了燃料的便宜和火焰的持久。诗人白天在暖意融融的地炉旁熟睡,夜晚则独自抱膝吟诗,表现出他的闲适和淡泊。"宠辱两忘轻世味"表达了他对世俗荣辱的超脱,"冰霜不到傲天工"则寓言自己如冰霜般坚韧,不畏严寒,高洁自守。最后两句"遥知麻步无人客,寒夜清樽谁与同"流露出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无人相伴,唯有清酒为伴的孤独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宁静淡然的生活态度和孤高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柳子玉纸帐

夫子清贫不耐冬,书斋还费纸重重。

窗明晓日从教入,帐厚霜飙定不容。

京兆牛衣聊可藉,公孙布被旋须缝。

吴绫蜀锦非嫌汝,简淡为生要易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著籍初同阙里多,采芹先致鲁风和。

欲将大策观胸胆,尽召中堂列雁鹅。

终日正言何忌讳,几人馀力尚委蛇。

岂惟太守知为政,仍见先生善设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其二)

一锁楼中暗度秋,微官黾勉未能休。

笑谈容我聊纾放,文字凭君便去留。

杯酒淋漓已非敌,清诗窈眇更难酬。

东归犹得联征骑,同上嵩高望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和顿主簿起见赠二首(其一)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