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

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

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昔日吴王的宫殿,荷花装饰的水殿显得华丽。
淤泥中似乎留下了玉肌般的遗骨,让人猜测是否埋葬了西施。
西施的灵魂永不消逝,她的美丽沉睡在清澈的池水中。

注释

吴王:古代中国吴国的君主。
宫阙:宫殿。
水殿:建在水边的宫殿。
芙蓉:荷花的别称,象征美丽。
披:覆盖。
浊泥:污浊的泥土。
玉骨:形容女子肌肤如玉般洁白。
葬:埋葬。
西施:古代著名的美女。
魂不灭:灵魂永存。
娇艳:娇媚艳丽。
清池:清澈的池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吴王宫殿的衰败景象,昔日繁华的水殿如今只剩下被淤泥覆盖的芙蓉(荷花),暗示了吴王宫殿的沧桑和历史变迁。诗人联想到西施的故事,想象她的玉骨可能就埋藏在清池之下,虽肉体已逝,但其美丽的灵魂永不灭绝,依然在清冷的池水中保持着娇艳。整体上,这首诗借古抒怀,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红颜薄命的感慨,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韵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梦后寄欧阳永叔

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梦后得宋中道书

宵梦宋子语,昼得宋子书。

书意与梦语,曾不异往初。

昔我遭家难,逢子亦在庐。

我南君大梁,千里非隔疏。

念处天地中,天地犹一车。

日月为两毂,星辰随徐徐。

昼夜转不已,载之将焉如。

冉冉趋死乡,万古曾无馀。

其间乃有梦,觉实梦何虚。

何虚亦何实,及尽皆同墟。

身世既若此,合离休叹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梦觉

夕梦多梦之,觉来遂成忆。

忆子生平时,事往无一得。

信若此梦寐,岂不见颜色。

复存来告言,言虚音匪默。

是觉曷为真,觉梦可以惑。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梦登天坛

夜梦登天坛,坛上两仙人。

来时乘白凤,去时乘白麟。

我问不我语,飒飒山中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