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载书携榼别池龙,十幅轻帆处处通。
谢朓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邀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境界。
首句“载书携榼别池龙”,画面上是诗人带着书籍和简册,告别那悠长的池塘水域中的神龙,这里的“池龙”不仅指自然景物,同时也象征着文化传承与智慧的源泉。
接着,“十幅轻帆处处通”,则描绘了诗人乘坐轻便的船只,随风破浪,穿行于纵横交错的水道之中。这里“十幅轻帆”暗示着诗人的自由自在,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第三句“谢朓宅荒山翠里”,转向了谢朓的旧宅,这里的“谢朓”是东晋时期的隐士,以其清高脱俗闻名于世。诗人通过描述谢宅的荒凉和周遭山峦的翠绿,表达了对古人隐逸生活的向往。
紧接着,“王敦城古月明中”,则是对历史上人物王敦所建城池的描写,其中“古月”象征着悠久的历史岁月,以及诗人对于过往文化的深切怀念。
第五句“江村夜涨浮天水”,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夜幕降临时,水位上涨,水面如同天际相连的壮观景象。这里通过“夜涨”和“浮天水”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雄浑与诗人内心的豁达。
第六句“泽国秋生动地风”,则是描写了秋季大地回春,生机勃勃,带来清新之气的景象。这里的“泽国”指的是江南水乡地区,“秋生”和“动地风”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画面。
末两句“饱食鲙鱼榜归楫,待君琴酒醉陶公”,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这里的“饱食鲙鱼”表达了对美食的享受,“榜归楫”则暗示着归途的轻松自如。而最后,“待君琴酒醉陶公”则是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良辰美景,共同沉浸于艺术和酒的愉悦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凡脱俗的个性。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也是唐代文学风格的一个缩影。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一日高名遍九州,玄珠仍向道中求。
郢中白雪惭新唱,涂上青山忆旧游。
笙磬有文终易别,珠玑无价竟难酬。
柳营迢遰江风阔,夜夜孤吟月下楼。
故人书信越褒斜,新意虽多旧约赊。
皆就一麾先去国,共谋三径未还家。
荆巫夜隔巴西月,鄢郢春连汉上花。
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
双岩泻一川,回马断桥前。
古庙阴风地,寒钟暮雨天。
沙虚留虎迹,水滑带龙涎。
却下临江路,潮深无渡船。
江曲山如画,贪程亦驻舟。
果随岩狖落,槎带水禽流。
客散他乡夜,人归故国秋。
樽前挂帆去,风雨下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