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与道共浮沈,人间岁月深。
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细草谁开径,芳条自结阴。
由来居物外,无事可抽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了诗人的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与道共浮沈,人间岁月深。" 这两句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与道合一的境界,世俗的功名利禄对他来说如同过眼云烟,而世人的纷争与时间的流逝都无法打扰他的心神。
"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是非和忧喜的情感状态,诗人将这些看作是过眼云烟,不再为之所动。
"细草谁开径,芳条自结阴。"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合一的心境,细草自生,花枝自成阴凉,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由来居物外,无事可抽簪。"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白,他已经超然物外,对世间万事都不再有所牵挂,心如止水,清净无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简约的理想。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
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
扁舟远泛轻全楚,落日愁看旧紫泥。
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
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知师归日近,应偃旧房松。
乱馀山水半凋残,江上逢君春正阑。
斗自指南天杳杳,星犹拱北夜漫漫。
汉陵帝子黄金碗,晋代神仙白玉棺。
回首风尘千里别,故园烟雨五峰寒。
日暮秋风吹野花,上清归客意无涯。
桃源寂寂烟霞闭,天路悠悠星汉斜。
还似世人生白发,定知仙骨变黄芽。
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