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曾秘丞见赠(其二)

谬因文字立虚名,寓直金銮冒宠荣。

两度黜官谁是援,二毛侵鬓自堪惊。

宫花谩役春来梦,山蕨聊供醉后羹。

身外浮华尽闲物,不将穷达问君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错误源于文字树立的虚假名声,表面上在皇宫中享受宠爱和荣誉。
两次被贬官,谁来援手?白发渐生,令人惊心。
宫廷花朵徒然占据春日梦境,山野蕨菜只能用来解酒后的饥饿。
身外的浮华都是过眼云烟,我不再以困厄或显达去询问命运。

注释

谬:错误。
文字:文字。
立:树立。
虚名:虚假的名声。
直:正直。
金銮:皇宫。
冒:表面。
宠荣:宠爱和荣誉。
黜官:被贬官。
援:援手。
二毛:双鬓斑白。
宫花:宫廷花朵。
谩役:徒然占据。
春来梦:春日梦境。
山蕨:山野蕨菜。
聊供:只能用来。
醉后羹:解酒后的饥饿。
身外:身外之物。
浮华:浮躁的繁华。
闲物:无用之物。
穷达:困厄或显达。
君平:古代占卜者,这里指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王禹偁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权贵虚名和物质享受的看破和超脱。开篇"谬因文字立虚名,寓直金銮冒宠荣"指出一些人依靠文字游戏获得不实的声誉,并因此得以身处高位,享受荣华富贵。"两度黜官谁是援,二毛侵鬓自堪惊"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经历过被贬官的遭遇,但却对此感到释然,因为年华已逝,头发已经开始斑白。

接着"宫花谩役春来梦,山蕨聊供醉后羹"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不再为宫廷的繁华所困扰,只是在山中偶尔以野菜佐酒。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对物质享受淡然的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身外浮华尽闲物,不将穷达问君平"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已经看破红尘,对于那些身外的荣辱、贫富都不再放在心上。这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三月廿七日偶作简仲咸

一未量移一转勋,貂冠羊胃总非真。

韶光祇有两三日,浮世稀逢七十人。

青杏劝君重酌酒,牡丹邀我且寻春。

请看富贵赵中令,已作北邙山下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元夜作

去年正月十五夜,乾元门上奉乘舆。

今年正月十五夜,商洛郡中为贰车。

谪宦门栏偏冷落,山城灯火苦萧疏。

炉灰画尽不成寐,赖有逍遥一帙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上寺留题

松杉疏瘦簇山根,楼殿参差对郭门。

不惜马蹄来北寺,为怜熊耳在西轩。

云生石砌摇寒影,泉汲铜瓶露冻痕。

迁客频来何所得,一丛修竹拂吟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与嘉祐同游宝应寺

滁阳领郡经三月,宝应游山始一回。

屐齿免忧岩下折,簿书长苦案头堆。

潾潾泉石吟魂健,漠漠烟岚病眼开。

尽日引渠寻胜境,读碑看篆扫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