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九)

羁足石屋山,日午云未开。

披云出嵯峨,一啸畅孤怀。

酣卧松根石,非云与时垂。

褰裳涉楚津,谅敢为栖栖。

湘江泽久枯,赤子困途泥。

雨旸不时若,徵非阴阳谐。

正道义已沦,异说况复迷。

凭谁扬真风,时此一挽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霍韬在石屋山的游历体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首句“羁足石屋山,日午云未开”描绘了诗人初到石屋山的情景,山中云雾缭绕,日光未透过云层,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披云出嵯峨,一啸畅孤怀”展现了诗人克服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通过呼啸释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

“酣卧松根石,非云与时垂”一句,诗人以松根石为床榻,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随后,“褰裳涉楚津,谅敢为栖栖”则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准备面对未知的挑战。

下半部分转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湘江泽久枯,赤子困途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化,人民生活困苦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关注。紧接着,“雨旸不时若,徵非阴阳谐”指出天候异常,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被打破,预示着社会秩序的混乱。

“正道义已沦,异说况复迷”揭示了道德观念的缺失,各种错误思想的泛滥,使得人们迷失方向。最后,“凭谁扬真风,时此一挽回”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能弘扬真理,引领社会回到正轨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自然景观描写技巧,更蕴含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关注现实、追求正义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84)

霍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

回首廿年前,赤子未泣隅。

此时乃何时,埃霾翳前途。

饿累扶出疆,是为谁所驱。

北燕南适楚,触目悲有馀。

玉食策肥驷,俯仰惭诸居。

形式: 古风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一)

居高岂不可,要自有其道。

古人邹曾叟,遑遑走到老。

视彼热路俦,真成一枯槁。

由今越百祀,谁居真丑好。

人为万物灵,各自有至宝。

古贤悟兹理,所以出世表。

形式: 古风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二)

表表大丈夫,志岂在一时。

行义达其道,立诚修其辞。

暗室独知时,上帝临在兹。

岂彼盗名徒,白黑纷狐疑。

隐显肺肝露,嗟嗟徒自欺。

古道坦且夷,毕力往从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三)

之君好独游,止宿耽幽境。

此行过沅水,有士眼长醒。

精神或云觏,渠情君当领。

举世尚汶汶,神悟谁其颖。

真风久不回,尚论几先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