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在明净的天空下听到海边鹤鸣,远游的人被引得眺望起故乡。
鹤的叫声随着它高飞的羽翼远去,姿态悠然仿佛随归云一般自在。
春天里青绿的桂花再次繁茂,傍晚时分白云变幻莫测。
它们迁徙飞翔遵循自然的法则,哪里还会像离人那样泪如雨下。

注释

太清:指天空、太空,这里形容天空明净、高远。
海鹤:海边的鹤,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引发思乡之情。
游子:远离家乡在外的人。
乡眄:眄,看、望的意思,乡眄即眺望故乡。
羽仪:指鸟的羽毛和仪态,这里特指鹤展翅高飞的样子。
势:姿态、情势。
归云:归来的云,比喻思乡或归隐之心。
青桂:常绿的桂树,春季再次开花,象征生命力旺盛。
白云暮来变:傍晚时白云变化多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迁飞:迁移飞翔,这里指鹤随着季节迁徙。
礼仪:自然的规律或法则,这里暗指鹤的行为符合自然之道。
泪如霰:眼泪像雨点一样落下,形容极度悲伤。霰,小冰粒,这里比喻泪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情怀。开篇“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两句,通过听闻海边的鹤鸣声来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海鹤常象征着寂寞与离别,游子则是诗人心中的亲友或知己,他们即将踏上归途。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进一步描绘了鹤鸣声渐行渐远,与其翱翔的姿态相得益彰,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离别时的壮阔景象。这里的“羽仪”指的是鹤的翅膀,而“归云便”则暗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去之势。

接下来的“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变化和永恒的感慨。青桂在春天重现生机,而白云则在傍晚时分变幻,这些都是时间流逝与情感变迁的象征。

最后,“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礼节相待,以及心中的不舍和哀伤。鹤的迁飞似乎遵循了一种自然或命运的规则,而“岂复泪如霰”则是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深。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行为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变化中寻求永恒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送朱越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

送别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雰雰。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李擢游江东

清洛日夜涨,微风引孤舟。

离肠便千里,远梦生江楼。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东南具今古,归望山云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