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时射策难为合,尘世求名本是浮。
整顿书签还夜课,增添酒瓮与寒谋。
羞逢山友长低面,悔把渔竿不到头。
尽日小楼凝远望,白云黄菊十分秋。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人的作品,它通过对平淡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破和超脱,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明时射策难为合,尘世求名本是浮。”这里诗人指出科举之路艰辛,追求功名不过是一种虚幻。"射策"即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即用箭射中目标的方式来考察应试者。
“整顿书签还夜课,增添酒瓮与寒谋。”诗人表达了对学习和修身自好的重视,同时也强调了生活中的享受,如饮酒和规划未来。
“羞逢山友长低面,悔把渔竿不到头。”这里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对于未能坚持到最后的种种追求感到懊恼。"山友"可能指的是隐士之类的人物,而"渔竿"则是钓鱼的工具,意味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尽日小楼凝远望,白云黄菊十分秋。”诗人在小楼中整日沉浸于远方的眺望之中,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白云"和"黄菊"都是秋天的象征,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功名、向往自然、享受生活的小康之情。
不详
西山连夕雨,涨此百尺浑。
怒涛响半空,气可飘昆崙。
一朝势力尽,枯苇有不能。
洋洋溟渤宽,终古无亏盈。
两过安禅寺,皆言尚未归。
情知相见近,犹欲复来辞。
滩浅舟行涩,风轻雨下微。
白云回首地,天阔柳丝丝。
半月陪杖屦,此别情讵忘。
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
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
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
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
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
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
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避乱走佛岩,依依绝溪水。
有客六弟昆,遮予访行事。
一云分路亡,庶或一不死。
一云相为命,生死同所值。
远逝宿无舂,近逃寇能至。
垂涕赠之言,此身苦难避。
山剽无崖巅,兵骄有城市。
共守固已非,分逃岂云是。
风闻宜邑郛,聚落复烟燬。
沸鼎无清鳞,四瞻谁善地。
不辰自至斯,乾坤古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