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
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可能失真以及个人名誉被误解的担忧。诗中的"尚恐公污我,何妨史失名"表明诗人对后世记载可能带来的不实之词感到忧虑,而"深衣与短制,同召不同行"则反映了即使外界看似相同的召唤或待遇,但个人内心的选择和行为却是不同的。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公正和个体尊严的追求。同时,这种担忧与反思也折射出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个人品格,是一篇蕴含深意的佳作。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幸自沉冥去,无端物色求。
蓑衣亦堪钓,何必被羊裘。
卖卜本逃名,下帘无市声。
如何穹壤内,知世有君平。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
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城去曾联疏,宣收亦举幡。
向令无太学,安得有何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