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其一)和人韵

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

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

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

儿家门户几重重。记相逢。画桥东。

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

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梅花和柳树争艳斗丽,盛开在乱山丛中,是为了谁而装扮?
试穿了春天的新衣,却依然害怕东风的吹拂。
哪里的人们还没有开始踏青,呼唤着女伴,一起辨认那匹骄傲的马驹。
我家的门重重叠叠,记得我们曾在画桥东相遇。
明天再来时,可能已是风雨交加,满地落花残红。
可惜的是,春天的云彩不顾及花期,使得我的衣裙褪色,鬓发也显得稀疏松散。

注释

梅梅:梅花。
柳柳:柳树。
斗纤秾:争艳斗丽。
怯东风:害怕东风吹拂。
踏青人:踏青的人。
骄骢:骄傲的马驹。
儿家:我家。
画桥东:画桥东边。
风雨暗残红:风雨中落花凋零。
裙带褪:衣裙褪色。
鬓云松:鬓发稀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梅花与柳树竞相绽放,争艳斗丽,但在乱山之中,它们的美丽似乎只为等待着未知的赏识者。词人穿着春衫,却仍对春风感到些许畏惧,暗示了春天的娇弱和易逝。他想象着尚未离去的踏青人,呼唤着女伴一同欣赏这美景,骑着骏马骄骢。

接下来,词人回忆起自己与佳人曾在画桥东相遇的场景,那份甜蜜的记忆如今仿佛就在眼前。然而,他预见到明日再来时,或许风雨将打落残花,使得景色不再如初。词人感叹春天的无情,行云匆匆,不理会人间的离合悲欢,女子的裙带渐褪,鬓发也因愁苦而显得稀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宋词婉约而又深沉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江城子.和陈仁和韵

宝钗飞凤鬓惊鸾。望重欢。水云宽。

肠断新来,翠被□香残。

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湘筠帘卷泪痕斑。佩声闲。玉垂环。

个里温柔,容我老其间。

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别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看君人物汉西都。过吾庐。笑谈初。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开了后,长怕说,赋归欤。

而今别恨满江湖。怎消除。算何如。

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贵后,浑不寄,数行书。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其一)赋梅寄余叔良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和陈仁和韵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