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别子似,末章寄潘德久

看君人物汉西都。过吾庐。笑谈初。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开了后,长怕说,赋归欤。

而今别恨满江湖。怎消除。算何如。

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贵后,浑不寄,数行书。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题目为《江神子·江城子·别子似,末章寄潘德久》。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开篇“看君人物汉西都”赞扬了友人的风采,如同汉代京都的人物一般。接着,“过吾庐,笑谈初”描绘了两人初次相聚时的轻松愉快场景。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暗示友人学识渊博,有出仕为官的抱负。然而,“一自梅花开了后,长怕说,赋归欤”则透露出词人担心友人离开后,自己可能会面临孤独和归隐的境况。

“而今别恨满江湖”直接表达了离别的哀愁,遍布于广阔的江湖之间。词人试图化解这种离愁,“怎消除,算何如”流露出无奈与自问。他建议友人早日放下官场事务,享受闲适生活,“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最后,“今代故交新贵后,浑不寄,数行书”表达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惋惜在新贵当道的时局下,昔日好友不再频繁通信,只剩下深深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江城子(其一)赋梅寄余叔良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和陈仁和韵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江城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乱云扰扰水潺潺。笑溪山。几时闲。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短篷寒。画图间。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其二)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

五云高处望西清。玉阶升。棣华荣。

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

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沉。

家传鸿宝旧知名。看长生。奉严宸。

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咫尺西风诗酒社,石鼎句,要弥明。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