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重阳节饮着菊花酒,登高山的习俗从前就已听说。
秋霜的威力追随着副宰相,战场上的肃杀之气紧靠中军。
横笛声惊动了远征的大雁,娇美的歌声飘落在边塞的云中。
边境幸好平安无战事,我醉酒起舞感谢我的君主。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黄花酒:菊花酒,重阳节的传统饮品。
登高:重阳节习俗,登高望远。
霜威:秋霜的寒气,比喻严厉或冷酷的气势。
亚相:古代对副宰相的称呼。
杀气:战场上肃杀、凶险的气氛。
中军:古代军队的中央指挥位置,代指军队的核心。
横笛:横向吹奏的笛子。
征雁:远行的大雁,常比喻远征的士兵。
娇歌:柔美动听的歌声。
塞云:边塞上的云,借指边疆地区。
边头:边境地区。
幸无事:幸好没有战事,和平稳定。
醉舞:酒醉后的舞蹈,表达欢乐或感激之情。
荷吾君:荷,承受恩惠;吾君,指君主,这里是对君主的尊称,表示感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重阳节的场景,人们在这一天有赏菊花、饮酒的习俗。诗中的“九日黄花酒”即指此时人们举行的活动,而“登高会昔闻”则表明诗人想要借助这样的集会来怀念过去。

接下来的“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写出了秋天严寒给边塞带来的肃杀氛围以及军营中的紧张气氛。霜威指的是秋夜的寒冷,而“逐亚相”则形容寒风凛冽,甚至能穿透铠甲;“杀气傍中军”表达了军中弥漫的紧张和危险。

诗人随后通过“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来展现边塞生活中的另一面。横笛,即横吹的笛子,其声音能够穿透遥远的距离,惊起了天上的大雁,而“娇歌落塞云”则描绘了一种柔和而悠扬的歌声,它伴随着飘渺的边塞之云。

最后,“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紧张与危险的环境中,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边头指的是边疆的前线,而“幸无事”则表示庆幸这里暂时没有战乱;“醉舞荷吾君”则是诗人借酒浇愁,在这种氛围中与友人一起尽情地跳起了舞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严酷环境中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的向往。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

西边虏尽平,何处更专征。

幕下人无事,军中政已成。

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醉里东楼月,偏能照列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北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其一)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

长安非旧日,京兆是新阡。

黄霸官犹屈,苍生望已愆。

唯馀卿月在,留向杜陵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其二)

鼓角城中出,坟茔郭外新。

雨随思太守,云从送夫人。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回瞻北堂上,金印已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