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亭才有二三亩,风景胜于千万家。
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
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私家园林,通过对池塘、风景、竹林和花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中“瑟瑟林排全巷竹”一句,形象地表现出竹林在春风中的摇曳姿态,既传达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反映了听觉上的愉悦。“猩猩血染半园花”则是对红色花卉的生动描绘,通过“猩猩”一词,即刻引起读者对鲜艳颜色的联想。
诗人在“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中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情怀,似乎是在春光里享受着午睡的惬意,以及拿起笔墨和酒杯,伴随着斜阳,品味着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丱角相知成白首, 而今欢笑莫咨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时光流逝,头发变白,但依旧保持着欢快的心态,无需过多抱怨。
整首诗通过对私家园林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与乐观态度。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乾峭触前轩。
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蜡烬凝来多碧焰,香醪滴处有冰痕。
尺书未达年应老,先被新春入故园。
地气寒不畅,严风无定时。
挑灯青烬少,呵笔尺书迟。
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
伫看开圣历,喧煦立为期。
离堂千里客,归骑五陵人。
路转函关晚,烟开上苑新。
天涯将野服,阙下见乡亲。
问得存亡事,裁诗寄海滨。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