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柏梯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峰送法兰。

行径未曾青石断,拂床终有白云残。

京尘濯后三衣洁,山舍禅初万象安。

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本打算辞去微小的官职,如同迎接远方的千座山峰来欢迎法兰。
从未走过中断的青石路,拂过床榻总留下白云般的痕迹。
京城尘埃洗净后的衣物洁净如新,山居生活让万物都显得安宁。
即使薇蕨再多,师长们也不忍践踏,我只想尽览这美景。

注释

柏梯:指诗人自己。
微官:地位不高或职责较小的官职。
法兰:可能是友人或地名。
未曾:从未。
青石:颜色青绿的石头,象征质朴。
白云:象征高洁。
京尘:京都的尘土,代表世俗。
三衣:僧侣的法衣,这里指衣物。
薇蕨:山野间的植物,象征自然。
师:尊称他人,可能指同行或尊敬的人。
踏:踩踏。
尽图看:尽情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返回柏梯寺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禅修生活的向往。"柏梯还拟谢微官,遥拟千峰送法兰"表达了对僧侣归寺的赞美之情,柏梯寺仿佛是一座远离尘世的净土,而法兰则象征着佛教的香气和智慧。"行径未曾青石断,拂床终有白云残"写出了寺院中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和谐美景,以及僧侣日常生活中的宁静氛围。

"京尘濯后三衣洁,山舍禅初万象安"则表明在尘世纷扰之后,僧侣回到寺院,可以洗净身心,开始新的禅修生活,这里的“三衣”指的是僧人的简单服饰,而“万象安”则是对自然之美和内心平静的赞叹。

"薇蕨纵多师莫踏,我心犹欲尽图看"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寺院周围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想要仔细欣赏每一处风光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柏梯寺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之境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判官赴京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亲话,白璧无心待发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倍秀才

南朝才子尚途穷,毕竟应须问叶公。

书剑伴身离泗上,雪风吹面立船中。

家园枣熟归圭窦,会府槐疏试射弓。

相顾日偏留不得,夜深聊欲一杯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溟出塞

边城官尚恶,况乃是羁游。

别路应相忆,离亭更少留。

黄沙人外阔,飞雪马前稠。

甚险穹庐宿,无为过代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