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三)武陵余子澄嵩庆

腻月斜街路。瞥楼台、澹黄瞒过,玉骢嘶处。

恁地粉郎心上窄,也把香名容住。

才不枉、飘零如许。

醉写乌阑浓蘸墨,是那场、春梦真凭据。

愁彀了,凤城旅。蛮江夜火沙堤步。

挽吟桡、相看欲笑,依依情素。

跨蝶花天能几日,又换冷枫红舞。

也算作、才人际遇。

闻道青篷还载酒,正横吹、龙笛湘江雨。

披一领,绿蓑去。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城市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腻月斜街路",月色朦胧,映照在寂静的街道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瞥楼台、澹黄瞒过,玉骢嘶处",视线不经意间掠过远处的楼台,淡黄色的灯光在马匹的嘶鸣声中显得更加孤独。

"恁地粉郎心上窄,也把香名容住",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恋情的怀念,即使心胸狭窄,也无法抹去那些美好的回忆。"醉写乌阑浓蘸墨,是那场、春梦真凭据",借酒浇愁,醉后在乌阑上挥毫泼墨,仿佛在寻找那份逝去的春梦痕迹。

"愁彀了,凤城旅",旅途中的愁绪堆积如山,暗示着主人公的漂泊之苦。接下来,词人转向江边的夜晚,"蛮江夜火沙堤步",江面灯火闪烁,引发更深的思绪。"挽吟桡、相看欲笑,依依情素",与友人相对,欲言又止,情感复杂。

"跨蝶花天能几日,又换冷枫红舞",时光匆匆,如同蝴蝶般短暂,转眼已是秋意阑珊。"也算作、才人际遇",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际遇。最后,"闻道青篷还载酒,正横吹、龙笛湘江雨",想象着友人乘舟而去,带着酒和笛声,消失在湘江的雨幕中,自己则披上绿蓑,选择独自离去。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其四)武陵王梦湘以慜

生就填词命。况添些、悲秋结习,悼春心性。

不比五陵年少样,裘马但标轻俊。

怎知道、欢场离恨。

一副尊前奇绝泪,算除花、尚有谁堪赠。

还为我,洒来肯。采香嫩约难凭准。

想别后、雨花泥絮,维摩多病。

烟柳明湖三面绿,著个才人小影。

与背锦、生涯刚称。

飘泊情天无住处,瘦东风、也似君行径。

何日共,碧湘隐。

形式:

迈陂塘.蛮村荒感

裹腥蓝、万重飞瘴,孤城如堕云海。

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祠额矮。

尽铜鼓迎神,消受椎鬟拜。夜郎休大。

算金马蛮王,玉蚕鬼母,此日有谁在。

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自家愁已难卖。

浣纱溪女花间笑,也觉嫣然堪爱。山影碍。

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猺村春赛。

又管压红鹅,裙围黑蝶,闲把酒来买。

形式:

忆旧游(其一)依韵答紫帆

甚移床避梦,选砚供年,瘦不关秋。

借个蒲团坐,更焚香扫地,五字苏州。

今宵落梅风紧,还替缟衣愁。

又蝶路吹红,鱼天涨碧,暗被春勾。溪流。

蘸飞雨,任绿影沉沉,那见帘钩。

一舸浮家约,怕苔生钓石,换了丛鸥。

采香俊侣都懒,新社待谁修。

便想到斜街,卖花声过何处楼。

形式:

忆旧游(其二)柬紫帆,再用韵

渐深烟困柳,密雨妨花,小院如秋。

过了收灯节,问正三二月,可似杭州。

东风不情不绪,吹起一分愁。

把选梦年华,盛娇影事,淡抹轻勾。名流。

剪诗翠,坐竹里帘栊,黄月藏钩。

寂寞蛮江道,但新巢换燕,旧舸寻鸥。

红阑夜寒敲句,箫谱倩重修。

算万里游仙,春山瘴碧中有楼。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