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其四)武陵王梦湘以慜

生就填词命。况添些、悲秋结习,悼春心性。

不比五陵年少样,裘马但标轻俊。

怎知道、欢场离恨。

一副尊前奇绝泪,算除花、尚有谁堪赠。

还为我,洒来肯。采香嫩约难凭准。

想别后、雨花泥絮,维摩多病。

烟柳明湖三面绿,著个才人小影。

与背锦、生涯刚称。

飘泊情天无住处,瘦东风、也似君行径。

何日共,碧湘隐。

形式:

鉴赏

这首《金缕曲·其四》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易顺鼎的作品,表达了词人的独特情感世界。词中,作者自述生来就有填词的命运,且深陷悲秋和悼春的情绪中,不同于那些轻浮的少年。他感叹自己在欢场中尝尽离愁别绪,即使面对美酒佳人,也无法排解内心的哀伤,只能独自承受。

词人笔下的“尊前奇绝泪”,象征着他的深情与无奈,除了花儿,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痛苦。他对过去的美好约定难以把握,想象别后的生活,如同维摩多病,充满了无尽的忧郁。周围的烟柳明湖虽美,却无法留住他的漂泊之感,连春风也仿佛与他的孤独旅程相仿。

结尾处,词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心爱之人共享碧湘的宁静,流露出深深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词境凄美,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词风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迈陂塘.蛮村荒感

裹腥蓝、万重飞瘴,孤城如堕云海。

卧龙故垒生秋草,一角斜阳绿坏。祠额矮。

尽铜鼓迎神,消受椎鬟拜。夜郎休大。

算金马蛮王,玉蚕鬼母,此日有谁在。

行歌客,且莫思量千载。自家愁已难卖。

浣纱溪女花间笑,也觉嫣然堪爱。山影碍。

问古月何年,先我来天外。猺村春赛。

又管压红鹅,裙围黑蝶,闲把酒来买。

形式:

忆旧游(其一)依韵答紫帆

甚移床避梦,选砚供年,瘦不关秋。

借个蒲团坐,更焚香扫地,五字苏州。

今宵落梅风紧,还替缟衣愁。

又蝶路吹红,鱼天涨碧,暗被春勾。溪流。

蘸飞雨,任绿影沉沉,那见帘钩。

一舸浮家约,怕苔生钓石,换了丛鸥。

采香俊侣都懒,新社待谁修。

便想到斜街,卖花声过何处楼。

形式:

忆旧游(其二)柬紫帆,再用韵

渐深烟困柳,密雨妨花,小院如秋。

过了收灯节,问正三二月,可似杭州。

东风不情不绪,吹起一分愁。

把选梦年华,盛娇影事,淡抹轻勾。名流。

剪诗翠,坐竹里帘栊,黄月藏钩。

寂寞蛮江道,但新巢换燕,旧舸寻鸥。

红阑夜寒敲句,箫谱倩重修。

算万里游仙,春山瘴碧中有楼。

形式:

八声甘州.社雨初散,江春已深,小园暝游,如有所忆

才一番雨过便闻蛙,池塘已春深。

记年时携酒,笑桃门巷,吹絮园林。

几条花边熟路,支蝶也慵寻。

人意如新绿,直恁阴阴。

蓦地余寒何处,觉连宵轻暖,准换罗衾。

待搓黄蛮柳,斜照万丝金。

想江南采茶天气,闹碧云十里踏歌音。

拚幽坐水苔帘阁,润到青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