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桃

雨染烟蒸万实垂,丹朱为骨菊为衣。

客疑丽水新淘得,人向瑶池旧带归。

只恐压枝星欲落,最怜和叶露初晞。

银瓜玉李君休并,此品仙家亦自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雨润烟雾笼罩万物低垂,红如朱砂作骨菊花作裳。
游人误以为这是丽水新淘来的珍宝,人们把它当作瑶池仙子旧时所佩戴的饰品带回。
生怕枝头繁星因它而落下,最怜爱的是它与绿叶间露珠初现的清新。
银瓜玉李,请不要与它并列,这样的仙品在人间已十分罕见。

注释

雨:雨水。
染:浸染。
烟蒸:烟雾蒸腾。
万实:万物。
垂:低垂。
丽水:美丽的水边。
淘得:寻觅得到。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旧带归:旧时佩戴的物品。
压枝:压满枝头。
星欲落:星星仿佛要落下。
和叶:与叶子一起。
露初晞:露水刚刚晒干。
银瓜玉李:比喻珍贵的果实。
君休并:请不要相提并论。
仙家:仙界。
自稀:极其罕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季果实繁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雨染烟蒸万实垂,丹朱为骨菊为衣。" 这两句诗从宏观角度出发,勾勒出一个秋天果实累累、色彩斑斓的画面。雨水滋润了大地,烟雾缭绕,使得成熟的果实显得更加饱满而下垂;"丹朱为骨菊为衣"则是形容这些果实外观鲜艳如同丹朱和菊花一般,色彩明丽。

"客疑丽水新淘得,人向瑶池旧带归。" 这两句诗则转换了视角,从远处的观察者视角出发,表现了对这美景的好奇与探寻。诗人设想着过往有人在瑶池边采摘果实,而今人或许还会带着旧时的记忆回到这个地方。

"只恐压枝星欲落,最怜和叶露初晞。"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这些美景稍纵即逝的担忧,"只恐压枝星欲落"描绘了一种轻柔之美,即便是细小的星状果实也可能因为过于繁盛而压断树枝;"最怜和叶露初晞"则更添一份哀伤之情,诗人对那些尚未完全展现光彩、沐浴在初升太阳下的露珠感到不舍。

"银瓜玉李君休并,此品仙家亦自稀。"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这珍贵美景的总结与赞叹,"银瓜玉李"形容果实之美,如同精致的工艺品;"君休并"表明这些美景应当被静静欣赏而不是急于求成;"此品仙家亦自稀"则是说这种美丽的场景,甚至在仙家之间也是罕见的珍奇。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无限赞美。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临阛阁

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

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

蜺綵缘云断,霞光射水明。

不须誇旷望,为语谢宣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前溪独游

溪水碧溶溶,纡馀短彴通。

小滩晴霭外,独鹤夕阳中。

倚杖对清濑,披襟当好风。

几时归住此,长下钓鱼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剑州东园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两岸烟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咸阳道上晚晴有作

积霭晚尽散,南山明夕阳。

秋容遍丰镐,古恨入隋唐。

草木咸摇落,风烟自渺茫。

客亭须下马,把酒慰殊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