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吟二首(其一)

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

正如身后有何事,应向人间无所求。

静念道经深闭目,闲迎禅客小低头。

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眼前既有衣食无忧,心中没有欢喜也没有忧愁。
就像身后没有任何牵挂,对人世间无所追求。
静静地诵读道经闭上眼,闲暇时迎接禅僧微微低头。
还保留一些对山水的兴致,一年中多次游览龙门。

注释

眼下:目前,眼前。
衣兼有食:衣食充足,生活无忧。
无喜亦无忧:没有烦恼,也不特别欢喜,心境平和。
身后:死后的事务或牵挂。
人间:世俗生活。
静念:静静地思考,默念。
道经:道教的经典。
禅客:修禅的僧人。
小低头:微微低头,表示尊敬。
云泉兴:对山川云水的兴致,寓意喜欢自然。
龙门:这里可能指代名胜古迹,也可能指代修炼之地。
数度游:多次游览或游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表明了作者对物质满足后的平和心态,无求于外界的变化。紧接着,“正如身后有何事,应向人间无所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的心境,不为身后之事所牵绊,也不向世间索取什么。

中间两句“静念道经深闭目,闲迎禅客小低头”展示了作者在佛法修持中的宁静与谦逊。这里的“静念道经”表明了内心的清净和对佛理的思考,而“深闭目”则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神;“闲迎禅客”则体现了作者对于来访之人的接纳态度,“小低头”则是一种恭敬谦和的行为。

末尾两句“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享受。这里的“犹残少许云泉兴”指的是对山水之情尚有所剩,未能完全放下;“一岁龙门数度游”则是说一年中多次到达龙门游历,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频繁的探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以及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偶吟二首(其二)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更无馀事可劳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

且喜同年满七旬,莫嫌衰病莫嫌贫。

已为海内有名客,又占世间长命人。

耳里声闻新将相,眼前失尽故交亲。

尊荣富寿难兼得,闲坐思量最要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饮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

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

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偶咏

禦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

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

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

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