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滩作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

因高见远境,尽此数州内。

羽山数点青,海岸杂光碎。

离离树木少,漭漭湖波大。

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

须臾遂入夜,楚色有微霭。

寻远迹已穷,遗荣事多昧。

一身犹未理,安得济时代。

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天的风啊,我来到石头边的河流。
站在高处,我望见远处的景色,涵盖了这片区域的几个州。
远处的羽山像几点青翠,海岸线闪烁着斑驳的光芒。
稀疏的树林,广阔的湖面波光粼粼。
傍晚时分,千里之外的船帆南飞,消失在天际。
很快夜幕降临,楚地的景色笼罩着淡淡的雾霭。
追寻远方的足迹已无处可寻,过去的荣耀如今模糊不清。
我的人生尚待整理,如何能拯救这个时代的困境。
暂且乘着早晚的潮汐,以荷叶为衣,以蕙草为带。

注释

怅矣:感叹、哀伤。
石头濑:石头边的河流。
因高:因为站得高。
尽此数州内:视野所及的几个州。
羽山:虚构的山名,可能象征远方。
漭漭:形容水势浩渺。
日暮:傍晚。
楚色:楚地的景色。
遗荣事:过去的荣耀之事。
荷衣:以荷叶制成的衣服。
蕙:一种香草,象征高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风时分对着石头濑水的感慨与景象。诗人借由高处眺望,眼前展开的是数州之内的广阔景色。远处的羽山若隐若现,海岸边光影交错,给人以动静结合的美感。

然而,对于诗人的情怀而言,这些自然美景似乎也无法慰藉他心中的寂寞与忧虑。树木稀少,湖波浩大,更凸显了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夕阳下的远行帆船,飞向天际,带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冲动。

夜幕降临,微霭笼罩着楚地的夜空,诗人在寻觅古迹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重。个人的生命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时光中难以自处,更遑论要济渡整个时代。

最后几句是诗人对自己身世浮沉,未能超脱红尘的感慨。他选择了随波逐流,以朝夕的潮汐为伴,穿着荷花做成的衣物,蕙草为带,这不仅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收录诗词(41)

崔国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籍贯:吴郡(今苏州)
  • 生卒年:726

相关古诗词

怨词二首(其二)

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

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秦女卷衣

虽入秦帝宫,不上秦帝床。

夜夜玉窗里,与他卷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宿范浦

月暗潮又落,西陵渡暂停。

村烟和海雾,舟火乱江星。

路转定山绕,塘连范浦横。

鸱夷近何去,空山临沧溟。

形式: 古风

漂母岸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遂宿芦洲村。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