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
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边塞图景。诗人通过秋风、旅雁等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边疆将士的关切。
"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季节背景和情绪基调。秋风不仅带来了凉爽,也吹拂出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而旅雁则是古人常用以寄托离别之情的意象,它们向南飞翔,更增添了一份边塞的萧瑟。
"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这两句,则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绘了边塞地区人们的共同心境。每天都有人在门外凝望,或许是在等待着远方亲人的消息;而另一些人则是在准备或已经踏上归途。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关怀。在这片偏远之地,诗人虽没有特别的原因去见到那些戍守在边塞的将士,但却一直在等待着能将温暖的衣物送给他们。
最后两句"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则是诗人的自述。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青色的楼阁之上,目睹着傍晚时分浓郁的烟霭中零散飞翔的鸟雀,这种景象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寂寞,也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与愁思。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更向桑乾北,擒生问碛名。
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
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祗是贵容身。
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先生已得道,市井亦容身。
救病自行药,得钱多与人。
问年长不定,传法又非真。
每见邻家说,时闻使鬼神。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
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
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