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舍人见过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春天的泥土无处可寻,偏僻小巷行人稀少。
忽然间,一位青丝女子骑马而来,她并非年轻的白面书生。
我们笑着交谈,只为片刻欢愉,饭菜还未煮过。
别再感叹我太过贫穷,我们的职业原本就清苦。

注释

春泥:春天的泥土。
穷巷:偏僻的小巷。
人行:行人。
忽枉:忽然到来。
青丝骑:骑着马的女子(古代女子以青丝代指秀发)。
白面生:年轻的白面书生。
笑言:笑着交谈。
聊与适:只为片刻的欢愉。
鸡黍:饭菜,这里指家常便饭。
烹:煮。
余贫甚:我非常贫穷。
吾侪:我们这些人。
业本清:我们的职业原本清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李舍人见过》,描绘了春天里一个清贫而宁静的场景。首句“春泥无处所”写出了春雨过后,泥泞的小巷中几乎无人行走,环境显得冷清。接着,“穷巷少人行”进一步强调了小巷的偏僻和人迹罕至。

“忽枉青丝骑”转而描绘了一幕意外的来访,一位骑着骏马的贵客突然造访,这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曾非白面生”暗示这位客人并非寻常人物,可能身份显赫。接下来的“笑言聊与适”描述了主人以微笑和轻松的交谈来款待客人,尽管家中简朴,连鸡黍都没有准备。

最后两句“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表达了主人对贫穷生活的淡然态度,告诉客人不必为自己的清贫而感叹,因为他们的职业(舍人,可能是官职)本就清廉,生活简单。整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主人的谦逊和对生活的满足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李庭老许遗结丝勒帛

纫丝作长带,正胜茱萸纹。冉冉仍垂绋,??自有薰。

鲜华非称我,脩饰未如君。

曾不日来取,贤哉知礼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其二)

板舆曾至郑,灵輤此归周。

行哭人增慕,凝茄月正秋。

九原开祔穴,故土覆新丘。

岁晏寒松下,茅苫孝子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词二首(其一)

九月秋风急,三川苦雾迷。

卜邙新隧启,度巩短箫齐。

宝剑知终合,灵蟾已陨西。

松门来会葬,车马几千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李端明宅花烛席上赋

百两礼将陈,王家集上宾。

花光浓照席,烛艳暖回春。

已接冰壶润,宁辞翠斝醇。

自惭持短调,重对玉堂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