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散策

月影黄昏后,诗天眼界宽。

野香寻得见,石背一枝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于月光下漫步的宁静景象。"月影黄昏后"四字,将读者带入一个时间段落,那就是日暮时分,月亮已经升起,但天色尚未完全变暗,这是自然界转换中的柔和瞬间。诗人用"诗天眼界宽"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似乎在这个静谧的夜晚,他的心灵得到了放松和扩展,可以更加深远地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世界。

接下来的"野香寻得见",则是诗人的感官体验。黄昏时分,自然界的气息变得更为浓郁,各种花草散发出独特的香气,这些都是在白天难以觉察到的细腻之处。诗人通过"野香寻得见"表达了他对这些微妙变化的欣赏和感悟。

最后两句"石背一枝兰"则是诗人发现了一株生长在石头背后的兰花。这不仅展示了兰花顽强生长的品质,也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兰花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幽香等美德,这里也许暗示诗人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月光、野香和兰花,勾勒出了一幅静谧而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这宁静的夜晚得到了释放和升华,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山斋夜坐(其二)

惊梦猿三咽,窥帷月一痕。

无人空犬吠,依旧掩柴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山斋夜坐(其一)

嗅花风入鼻,掬水月浮身。

夜静焚香坐,空山一个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山庵晓色

烛影夺明月,钟声撞晓云。

瓷盘馀柏子,倾作一炉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山歌

几家娘子守黄昏,多少郎君醉打门。

睡了不知明月好,三更三点似金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