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道人禅房

何处凿禅壁,西南江上峰。

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

欲知情不动,床下虎留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在哪个地方开凿出禅修的墙壁,就在那西南江边的山峰。
夕阳穿过遥远的水面,落叶飘落在稀疏的钟声中。
在平静的世间事务中寻找解脱,内心的道心在尘世之外相遇。
想要理解真正的宁静,只需留意床下的虎足印就知道了。

注释

何处:哪里。
凿:开凿。
禅壁:禅修的墙壁。
西南:方位词,指西南方。
江上峰:江边的山峰。
残阳:落日余晖。
过:穿过。
远水:远处的水面。
疏钟:稀疏的钟声。
世事:世间的事物。
静中去:在寂静中消逝。
道心:内心对道的追求。
尘外:世俗之外。
欲知:想要了解。
情:情感或心境。
不动:不动摇。
床下:床下。
虎留踪:虎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名为《题万道人禅房》。诗中描绘了一个佛教僧侣静修的意境和环境。

"何处凿禅壁,西南江上峰。" 这两句开篇就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凿禅壁" 指的是在山壁上凿出一个空间用于禅坐,这里是诗人提出的问题,而不是实际的地点描述。"西南江上峰" 则是对这个禅房所处位置的一个描绘,给人一种高远和隔绝尘世的感觉。

"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这两句则通过对光线和时间流逝的描述,增强了禅房中那种淡远和宁静的氛围。"残阳" 指的是傍晚时分的余晖,而"过远水" 则可能是指夕阳透过水面,给人一种距离感和深远感。"落叶满疏钟" 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其中"疏钟" 通常指的是寺庙中的清晨或傍晚打响的钟声,这里用来强调时间的静谧与环境的宁静。

"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心态和追求禅定之心的状态。"世事静中去" 是说世间的一切喧嚣与烦恼,在这静谧的环境中都渐渐消失了;而"道心尘外逢" 则是说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能够遇见到自己内心深处对禅道的追求和理解。

"欲知情不动,床下虎留踪。" 这两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达到一种内心平静无动之境。"床下虎留踪" 是说,即使是凶猛如虎的激情在这禅房中也被压制,只留下了它曾经出现过的痕迹。这是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表达了一种达到精神层面的宁静和自我控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禅修生活的深刻体悟,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超脱与内在平和的意境。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题上饶亭

溪亭拂一琴,促轸坐披衿。

夜月水南寺,秋风城外砧。

早霜红叶静,新雨碧潭深。

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题小松

何处斸云烟,新移此馆前。

碧姿尘不染,清影露长鲜。

耸地心才直,凌云操未全。

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山水障子

一见秋山色,方怜画手稀。

波涛连壁动,云物下檐飞。

岭树冬犹发,江帆暮不归。

端然是渔叟,相向日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丹阳永泰寺练湖亭

小槛俯澄鲜,龙宫浸浩然。

孤光悬夜月,一片割秋天。

浅派胤沙草,馀波漂岸船。

聊当因畎浍,披拂坐潺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