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除夕(其一)

南北征途莫问年,但教意气每翩翩。

人情到老方知味,世态无端尚有天。

蕉梦甫残仍泽国,粱炊未熟已桑田。

边书不至昏钟起,独抱丹忱付篆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庚辰除夕(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忠诚的坚守。

首联“南北征途莫问年,但教意气每翩翩”,诗人以“南北征途”象征人生的旅途,不问岁月流逝,只愿保持内心的豪情与气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颔联“人情到老方知味,世态无端尚有天”,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意思是说,只有到了老年,才能真正品味出人情冷暖;世事变化无常,却总有其自然规律存在。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世事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蕴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洞察。

颈联“蕉梦甫残仍泽国,粱炊未熟已桑田”,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过去的美好时光比作“蕉梦”,短暂而易逝;未来的变化比作“桑田”,充满了未知和变数。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尾联“边书不至昏钟起,独抱丹忱付篆烟”,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艰苦的边疆环境中,也始终保持着赤诚之心,将这份忠诚寄托于篆烟之中。这既是对个人品质的自我期许,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世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忠诚爱国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246)

戚继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字:元敬
  • 号:南塘
  • 籍贯:山东登州

相关古诗词

庚辰除夕(其二)

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

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

笙歌天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

春至九重多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事

嫩绿园林雨霁时,纷纷红紫斗春姿。

娇花总有东君护,若到开残亦下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奉挽晓峰张丈(其一)

三十年交云已亡,那禁风雨到胡床!

中宵徒有空梁泪,候雁应无远字将。

天纵神驹方骋足,星摇宝剑遽韬芒!

欲征世业君堪慰,三署犹虚鹓鹭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挽晓峰张丈(其二)

长干尽是少年行,老大重怀白马生。

梦杳蓬莱闻鹤语,别深沧海失鸥盟。

谁知楚服天犹妒,自拟玄经日已成。

一代风流看欲尽,秋原未到不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