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著人间一点尘,翛然一室贮幽人。
清宵瓮下酒中圣,白昼笔头诗泣神。
芳草惜锄怜绿净,落花慵扫爱红匀。
棋声隔断华胥路,自把博山烧暮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文人在深闺中超脱尘世、专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景象。"不著人间一点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心无杂念,如同一室之内收藏着一个宁静而幽深的人。此句既是对个人境界的一种写照,也映射出诗人对外界的疏离感。
接下来的"清宵瓮下酒中圣,白昼笔头诗泣神"则描绘了诗人的夜以继日的创作状态。夜晚时分,他可能会借助酒意来激发灵感,而白天则是用笔蘸墨水,写出令神魂颠倒的诗句。这两句话传递了一种对艺术创造的投入和热爱,以及通过文学来与神明沟通的理想。
"芳草惜锄怜绿净,落花慵扫爱红匀"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感受。春天的青草,他不忍心用锄头去伤害它们,那份对生命生长的尊重和保护之情溢于言表;而当秋风起时,花瓣纷飞,他也不愿意急促地扫除那些美丽的落叶,而是享受那份缓慢而温柔的时间流逝。
"棋声隔断华胥路,自把博山烧暮春"则是一幅关于时间与空间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下棋的声音来表达自己与外界的隔绝感,那些繁华喧哗的世界,都被这寂静的声音所隔离。而最后一句,则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宣示,似乎在说,即便是春天这样的美好时节,也要以自己的力量去点燃生命中的热情和激情,不让时间白白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的精细描绘,以及对艺术创造与自然感受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我方一枕午风眠,君正然香未解船。
知问无为三不答,广咨王母几寥然。
分明翠竹黄花意,何必红铅黑汞篇。
寄语鹤林老居士,甚时叱鹤过西川。
婀娜姮娥处玉宫,秋来梳洗越当空。
阴晴圆缺天何意,离合悲欢事与同。
好去画楼歌舞地,莫来清馆别愁中。
应知人不能如月,月且团圆月月逢。
惊秋镜里鬓边星,到处溪山皆洞庭。
怒雨打莲攲沼绿,颠风掣竹过墙青。
趁船紫燕辞芹渚,缩颈白鸥眠蓼汀。
荷笠欲寻懒翁去,带些爽气入疏棂。
霜清木脱嫩寒森,惊见孤英吐竹林。
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春事本无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
莫问调羹并止渴,枝枝且惬醉来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