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其三)

栋宇代巢穴,其来自三皇。

迹生固为累,经始增百王。

瑶台既灭夏,琼室复陨汤。

覆车世不悟,秦氏兴阿房。

继踵迷反正,汉家崇建章。

力役弊万人,瑰奇殚八方。

徇志仍未极,促龄已云亡。

侈靡竟何在,荆榛生庙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房屋取代了原始的洞穴,这传统源自远古的三皇。
生存的痕迹本就是牵绊,宫殿的建设更让百王劳心费力。
瑶台导致了夏朝的灭亡,琼室也没能让商汤幸免。
前车之鉴世人未曾醒悟,秦朝却建造了奢华的阿房宫。
后继者迷失正道与反悔之间,汉朝又崇尚修建宏伟的建章宫。
劳役耗尽了成千上万的人力,珍稀之物也被从四面八方搜刮殆尽。
追求无止境,但短暂的生命已宣告终结。
奢侈浪费最终留下了什么?只有庙堂间丛生的荆棘和榛树。

注释

栋宇:房屋建筑。
巢穴:原始住所,比喻简陋居所。
三皇:古代传说中的三位帝王,代表远古时期。
迹生:生存留下的痕迹,指文明的发展。
固:本来。
累:负担。
经始:开始营造,此处指宫殿建设。
百王:众多的君王。
瑶台:华丽的楼台,这里特指夏桀的奢侈建筑。
灭夏:导致夏朝灭亡。
琼室:美玉砌成的宫殿,比喻豪华建筑,此指商纣王的奢侈。
陨汤:使商汤王朝覆灭。
覆车:翻车,比喻前人的失败教训。
世不悟:世人没有吸取教训。
秦氏:指秦朝。
阿房:阿房宫,秦始皇修建的豪华宫殿。
继踵:接连不断,形容频繁。
迷反正:迷失正确方向,不懂得改正。
汉家:指汉朝。
崇建章:崇尚修建建章宫,强调对建筑的热衷。
力役:劳役,强制性的劳动。
弊:使...疲惫。
万人:形容人数众多。
瑰奇:珍贵而奇特的物品。
殚:竭尽,用尽。
八方:四方加上四隅,泛指各地。
徇志:追求个人的欲望或理想。
未极:没有尽头,没有满足。
促龄:短促的寿命。
已云亡:已经宣告死亡。
侈靡:奢侈浪费。
竟何在:最终在哪里,意指没有留下实际价值。
荆榛:荆棘和榛树,形容荒芜。
庙堂:宗庙、朝廷,象征国家权力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历程和王权更迭的变迁,从“栋宇代巢穴”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将时间线索追溯到远古三皇时期,通过对比原始居所与后世宫殿的不同,表达了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诗中提到的“瑶台”、“琼室”等,是对古代建筑的一种理想化描述,而“覆车”、“秦氏兴阿房”则指的是秦朝的盛世与其雄伟的宫殿建设,反映出统治者的权力和野心。

接着,“汉家崇建章”表明了汉代建筑的恢弘气派,而“力役弊万人”则透露出后来的建筑活动中劳民伤财的一面。诗中的“瑰奇殚八方”展示了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但这种成就是以牺牲众多民力的代价换取的。

最后,“徇志仍未极,促龄已云亡”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和感慨,而“侈靡竟何在,荆榛生庙堂”则描绘出昔日繁华如今只剩废墟的情景,表现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建筑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替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中劳民伤财、权力欲望等问题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览古十四首(其四)

闲居览前载,恻彼商与秦。

所残必忠良,所宝皆凶嚚。

昵谀方自圣,不悟祸灭身。

箕子作周辅,孙通为汉臣。

洪范及礼仪,后王用经纶。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览古十四首(其五)

吾观采苓什,复感青蝇诗。

谗佞乱忠孝,古今同所悲。

奸邪起狡猾,骨肉相残夷。

汉储殒江充,晋嗣灭骊姬。

天性犹可间,君臣固其宜。

子胥烹吴鼎,文种断越铍。

屈原沈湘流,厥戚咸自贻。

何不若范蠡,扁舟无还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览古十四首(其六)

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

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

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

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览古十四首(其七)

鲁侯祈政术,尼父从弃捐。

汉主思英才,贾生被排迁。

始皇重韩子,及睹乃不全。

武帝爱相如,既徵复忘贤。

贵远世咸尔,贱今理共然。

方知古来主,难以效当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