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其十三)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翻译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音信全无我要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每一片叶子都似乎在诉说着别愁离恨。我斜倚孤枕想在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已经燃尽。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
《词谱》谓五代后蜀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
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多少:不知多少之意。
书:书信。
鱼沉:鱼不传书。
古代有鱼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指音讯全无。
秋韵:即秋声。
此谓风吹竹声。
攲:古通“倚”,斜,倾。
单枕:孤枕。
烬:灯芯烧尽成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木兰花·其十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愁绪。首句“别后不知君远近”,直接道出离别后的迷茫和对对方行踪的关切。接着,“触目凄凉多少闷”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凄清,加重了内心的孤寂和苦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通过三个“渐”字,形象地展现了距离的拉大和音信的断绝,使思念之情更加深重。“水阔鱼沉何处问”,以鱼儿在水中难以寻找的隐喻,暗示了寻找友人的艰难和渺茫。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夜晚的风竹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声都仿佛带着诗人的哀怨和思念。最后两句,“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诗人试图在梦中寻找慰藉,但梦境破碎,灯火熄灭,更增添了无尽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的孤寂之感。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其三)

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二)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一)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圣无忧/乌夜啼

相别重相遇,恬如一梦须臾。

尊前今日欢娱事,放盏旋成虚。

莫惜斗量珠玉,随他雪白髭须。

人间长久身难得,斗在不如吾。

形式: 词牌: 乌夜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