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宸朝动鸡人唱,一片天光接绛河。
花样绣鞯冲晓去,霙铺毬路带春多。
边无疋马比宁地,土有遗蝗奈冻何。
檠重玉龙犹未老,莫将图画写披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融合了皇家气派与自然美景。开篇“紫宸朝动鸡人唱”,设定了一个早晨宫廷的氛围,其中“紫宸”指代帝王之所,“朝”表明时间在清晨,而“鸡人唱”则是对这时刻声音的生动描绘,传递出一天的开始。
紧接着,“一片天光接绛河”,通过“天光”与“绛河”的联系,展现了天地间光影的流转和自然景观的辽阔。这里的“一片天光”不仅映照出了皇家的辉煌,也象征着朝气蓬勃的新开始。
第三句“花样绣鞯冲晓去”,通过对马鞍上精美图案(花样)的描写,以及“冲晓去”的动态,展示了宫廷生活中的一种奢华与活力。这里的“花样”不仅指物质上的装饰,也隐含着诗人对这份繁华生活的赞赏。
第四句“霙铺毬路带春多”,则是对雪后初春景象的描绘。“霙”字形容细小如珠的雨或雪,通过“铺毬路”的意象,传递出雪地中还未完全融化的情景,而“带春多”则预示着冬去春来的季节交替。
接下来的两句“边无疋马比宁地,土有遗蝗奈冻何”,诗人通过对比边疆战马与和平时期土地的安宁,以及对残存昆虫的同情,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最后,“檠重玉龙犹未老,莫将图画写披蓑”则是诗人对宫廷中珍贵器物——檠(一种古代装饰品)上玉制龙形装饰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提醒或自诫,不要轻易地将这些美好事物通过图画或文字随意传播出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皇家生活的观察,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战争与和平、艺术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感悟。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一自金銮陡下坡,更无津可问明河。
云蒸黄野风寒薄,雪皎皓庭幽思多。
高艳未能攀屈宋,寒灰聊复拨阴何。
聚星堂上如相问,竟日长镵对短蓑。
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
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
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
仙翁梨枣熟,亦欲傅脩翰。
剑花弓月几秋寒,宿将凋零更不坛。
师众弗于先事戒,蒐田祇作具文看。
戍还黎雅魂方定,箭洗褒斜血未乾。
为报道傍泥饮者,尹来遗汝百年安。
祠事归来夜向晨,仰瞻天宇肃无尘。
瓶搊金井辘轳晓,钟撼茅山幡影春。
傍水且栽梅半树,扫檐莫使雪横陈。
柏台近日清无酒,赢得吟诗分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