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

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

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

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

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

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古人崇尚道德,他们是孔子门徒。
为了生活安定,快乐度日,应当遵循正道而行。
怎会轻易放弃追求,反而想要预判未来。
捷径虽然看似容易,但大道难道就不平坦吗?
对于后来者,没有走错路的可能,前辈们享有盛誉。
这表明遵循正道的决心,微小的用心也会更加精进。

注释

古人:指古代有道德修养的人。
尚:高尚,崇尚。
孔门生:孔子的学生,儒家学派。
为计:打算,考虑。
安贫乐:在贫困中也能感到快乐。
大道:正道,大原则。
讵应:岂能,怎能。
流远迹:轻易放弃追求。
料:预料,预测。
前程:未来的发展道路。
捷径:快速简便的途径。
长衢:宽阔的大路。
岂不平:难道不平坦。
无枉路:没有错误的道路。
先达:前辈,有成就的人。
遵途:遵循正道。
微衷:微小的心意,深藏不露的用心。
益自精:更加精进,自我提升。

鉴赏

此诗语言朴实,思想深邃,颇有哲理。开篇即提“古人心有尚”,点明孔子门生对于高尚志向的追求和坚持。接着“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表达了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选择时,应当遵循广阔的大道,即正直之路,以此保持内心的平和喜悦。

中间两句“讷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暗示诗人对于过去成就的回顾,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审视与规划。紧接着,“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则是表达了虽然急切之路看似容易,但最终稳健之道才是通向成功的正途。

末尾两句“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说明了后来的行者应避免无谓的迷失,而应当效仿那些已经取得成就、扬名四海的人。最后,“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警示和鼓励,即在理解大道之意之后,更应该加深内心的修养。

整首诗围绕“行不由径”的主题,以哲理性语言探讨生命选择与道路的寓意,展现了作者俞简对于个人修养、人生态度和未来规划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俞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见《登科记考》卷一四。《全唐诗》存诗1首

  • 生卒年:799

相关古诗词

石桥

别有经行所,迥跨重峦侧。

粤因求瘼馀,倏想寻真域。

放情恣披拂,杖策聊□□。

□□□□□,□□□□色。

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薄烟幂远郊,遥峰没归翼。

仙桥危石架,幽洞乘□□。

□□□□□,□□□易测。

二教无先后,一相平而直。

冀兹捐俗心,永怀依妙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闻诵法华经歌

山色沈沈,松烟羃羃。空林之下,盘陀之石。

石上有僧,结跏横膝。诵白莲经,从旦至夕。

左之右之,虎迹狼迹。十片五片,异花狼籍。

偶然相见,未深相识。知是古之人,今之人?

是昙彦,是昙翼?

我闻此经有深旨,觉帝称之有妙义。

合目冥心子细听,醍醐滴入焦肠里。

佛之意兮祖之髓,我之心兮经之旨。

可怜弹指及举手,不达目前今正是。大矣哉!

甚奇特。空王要使群生得,光辉一万八千土。

土土皆作黄金色,四生六道一光中。

狂夫犹自问弥勒,我亦当年学空寂。

一得无心便休息,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驴乘匪端的,我亦当年不出户。

不欲红尘沾步武,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行行皆宝所,我亦当年爱吟咏。

将谓冥搜乱神定,今日亲闻诵此经。

何妨笔砚资真性,我亦当年狎儿戏。

将谓光阴半虚弃,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聚沙非小事,我昔曾游山与水。

将谓他山非故里,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山河无寸地,我昔心猿未调伏。

常将金锁虚拘束,今日亲闻诵此经。

始觉无物为拳拲,师诵此经经一字。

字字烂嚼醍醐味,醍醐之味珍且美。

不在唇,不在齿,只在劳生方寸里。

师诵此经经一句,句句白牛亲动步,白牛之步疾如风。

不在西,不在东,只在浮生日用中,日用不知一何苦。

酒之肠,饭之腑,长者扬声唤不回。

何异聋,何异瞽,世人之耳非不聪,耳聪特向经中聋。

世人之目非不明,目明特向经中盲。

合聪不聪,合明不明。辘轳上下,浪死虚生。

世人纵识师之音,谁人能识师之心。

世人纵识师之形,谁人能识师之名。

师名医王行佛令,来与众生治心病。

能使迷者醒,狂者定,垢者净,邪者正,凡者圣,如是则非但天恭敬。

人恭敬,亦合龙赞咏。

鬼赞咏,佛赞咏,岂得背觉合尘之徒,不稽首而归命。

形式: 古风

怀故园

故园归未得,此日意何伤。

独坐水边草,水流春日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细韵飕飕入骨凉,影兼巢鹤过高墙。

盘根一种依平地,自是梧桐不久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