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天觉得登字

张侯起巴渝,翼若垂天鹏。

历诋汉诸公,霜风拂觚棱。

去国行万里,淡如云水僧。

归来头亦白,小试不尽能。

湖海尚豪气,有人议陈登。

持节三晋邦,典刑寄哀矜。

公家有閒日,禅窟问香灯。

因来叙行李,斩寄老崖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张侯从巴蜀之地崛起,如同翱翔天际的大鹏。
他批评汉朝众多高官,锐利如秋风扫过殿堂的棱角。
离开朝廷远行万里,心境淡泊如云水中的僧人。
归来时已白发苍苍,他的才能并未因岁月而减退。
在湖海间仍显豪情,有人将他比作才智过人的陈登。
他手持符节治理晋地,以公正严明为百姓谋求福祉。
在国家清闲的日子里,他会去寺庙探望香火。
这次来访,他带来了行李,还砍下老崖上的藤蔓作为赠礼。

注释

巴渝:古代地区名,今重庆一带。
翼若垂天鹏:形容像大鹏鸟那样展翅飞翔。
历诋:严厉指责。
觚棱:宫殿的屋檐或殿堂的边角。
云水僧:指云游四方、生活简朴的僧人。
陈登:三国时期的人物,以才智闻名。
持节:古代官员持有象征权力的符节。
禅窟:佛教寺庙。
行李:这里指拜访携带的物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好友张天觉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张天觉如同大鹏展翅般从巴渝之地起航,批评汉代权臣的风采,表现出他的刚直不阿。他长途跋涉,心境淡泊如云水僧,尽管远行归来头发已白,但仍怀揣未尽的才能。诗中提及陈登,意在赞美张天觉的豪气,即使在远离朝廷的地方,也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他在三晋之地任职,秉持公正,对百姓充满怜悯之心。在闲暇时,他会去禅寺参禅,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诗人以“斩寄老崖藤”象征张天觉坚韧的性格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寓含深厚的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张天觉的人物形象和诗人对其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送张仲谋

竹鸡相呼泥滑滑,夜雨连明溪涨阔。

门前马作远行嘶,乃是张侯来访别。

入门下马未暖席,猛如秋鹰欲飞掣。

黄花可浮惜别杯,官沽苦酸不堪设。

张侯少年气高秀,太华孤峰带冰雪。

袖中日日有新诗,正与秋虫同一律。

吏曹不能弄以事,太尉家儿尽英悊。

穷愁寂寞双凫县,唯子可输肝胆说。

游君宫室如芝兰,于我弟兄比瓜葛。

相亲更觉相去难,挽断衫袖不忍诀。

缅怀君家方盛时,乃翁屡把连城节。

北使初随富亳州,万死弗顾探虎穴。

煌煌忠槩奖王命,汝等于今仕朝列。

稍开塞上秋草黄,螗螂怒臂当车辙。

将军西拥十万师,谋士各伸三寸舌。

胡不还家读父书,上疏论兵款天阙。

燕然山石可磨镌,谁能禦子勒勋伐。

功业未成且自爱,早寄书来慰饥渴。

形式: 古风

送张材翁赴秦佥

金沙酴醾春纵横,提壶栗留催酒行。

公家诸父酌我醉,横笛送晚延月明。

此诗诸儿皆秀发,酒间乞书藤纸滑。

北门相见后十年,醉语十不省七八。

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

风悲松丘忽三岁,更觉绿竹能风霜。

去作将军幕下士,犹闻防秋屯虎兕。

只今陛下思保民,所要边头不生事。

短长不登四万日,愚智相去三十里。

百分举酒更若为,千户封侯傥来尔。

形式: 古风

送张沙河游齐鲁诸邦

张侯去沙河,三食邺下麦。

笔力望晁董,颇遗俗眼白。

平生学经纶,胸中负奇画。

未论功活人,饱饭不常得。

妻寒尚宾敬,儿饿犹笔墨。

侧闻共伯城,鱼稻颇宜客。

又持尘生甑,欲往立四壁。

平生贷米家,十辈来簿责。

囊无孔方兄,面有在陈色。

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广道无人行,春风转沙石。

栖栖马如狗,去谒东侯伯。

布衣未可量,苍髯身八尺。

鱼乾要斗水,士困易为德。

譬之举大木,人借一臂力。

诸公感意气,岂待故相识。

吾穷乏祖饯,折柳当马策。

形式: 古风

送李德素归舒城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锄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脩绠。

形式: 古风